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生活娱乐综合知识历朝科举制度一览思维导图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冬景 浏览量:162023-04-11 00:06:0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历朝科举制度一览思维导图

介绍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385c593a9a6e7c5e57f870c52afeea0

思维导图大纲

历朝科举制度一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秦朝以前

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2、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3、三国——两晋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4、唐朝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5、宋朝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6、明朝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7、清朝

清朝开始沿用明朝科举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初中英语语法总结一览表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英语语法总结一览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英语语法总结一览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fd1543b7e366c58a51e8bdfa5d08008

科举制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科举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科举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7d7effd786b4ff5a4af9cc4c45c39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