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思维导图

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放手你走 浏览量:02023-04-11 17:20:5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思维导图

《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由树图网发布,关于《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更多司法考试一卷考点知识 司法考试一卷知识点 司法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4f003ad712cc330651ce9ce0652c80a

思维导图大纲

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树图网司法考试栏目精心整理提供"2017司法考试一卷考点:法的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了解更多相关详情,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一)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1)指引作用的对象:自己的行为。

(2)指引作用的形式:

①个别性指引,即通过一个具体的指示形成对具体的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

②规范性指引,是通过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个别指引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建立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言,规范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义。

(3)立法中指引的方式:

①确定的指引,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抑制一定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

②不确定的指引,又称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2.评价作用

评价作用是指法律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

在现代社会,法律已经成为评价人的行为的基本标准。

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3.预测作用

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

4.教育作用

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教育作用分为示警作用和示范作用。

5.强制作用

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者的行为。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让人们遵守,希望法律的规定能够转化为社会现实,因此法律需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法律的强制性有助于提高法律的权威性。

【提示】司法考试的重点是指引作用。09-10,02-32考查法的不确定指引作用;09-11,11-89,06-55考查法的确定性指引作用;06-54考查法的评价作用;08-92,09-11考查法的预测作用。法的强制作用和和教育作用属于未考查知识点。

【例题·多选题】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下列哪些表述属于有选择的指引?()(02-1-32)

A.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D.民法通则规定,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答案】BCD

【考点】法的作用

【解析】有选择的指引,是指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二)法的社会作用

1.法的社会作用的领域:①社会经济生活;②政治生活;③思想文化生活领域。

2.法的社会作用的方向:

①政治职能,即通常说的阶级统治的职能;

②社会职能,即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提示】法的社会作用属于未考查知识点。

(三)法的作用局限性

从"法律是人们行为的标准",可知:

(1)法律应该是"前在的",即法律应该在行为之前存在,今天的法只能用来要求人们明天的行为,而不能用来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故法(不溯及既往);

(2)法律不能模糊不清,否则人们会无所适从,所以法律应该是(确定的);

(3)前在的、确定标准,导致了行为的后果是(可预测的);

(4)法律不能朝令夕改,变动不居,否则人们会无所适从,故法律应该是(稳定的)

(5)法律不能互相矛盾,故法律应该是(统一的);

(6)法律是不特定的人的行为标准,所以法律不应该只关注人的行为的个别性,而要关注行为及条件的共性,故法律应该具备(一般性);

(7)法律不能秘而不宣,法律应当是公开的,故法律应该具备(公开性);

(8)法律不能强人所难(即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

(1)法律应该是前在的,但是立法者的预见能力是有限的,故法律可能是(有空白或漏洞的);

(2)法律应该是确定的,但大多数语言是多义的,故法律可能是(不确定的);

(3)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社会关系是频繁变化的,故法律可能是(滞后的);

(4)法律应该是一般的,但是案件是个别的,故法律可能是(僵硬的),从而个案不正义。

然而:

法律的滞后性有两种情形:

(1)立法滞后:导致法律空白或者漏洞;

(2)法律内容滞后:导致合法而不合理。

综上所述,法律的局限性有:空白;不确定;僵硬。

【提示】09-53,07-6,08延缓-51,05-53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除此以外,每年的第四卷的考题中有关法理学 方面的论述题几乎都可以从法的作用的局限性找到突破口,对此考生不能不详查。故在复习的过程中,对法的局限性应该熟练掌握其推导过程和具体表现、克服方 法。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abstract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abstract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abstract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e30d90eb43a4e390c50e44b4b6de938

心灵拆书笔记-《生死场》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心灵拆书笔记-《生死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心灵拆书笔记-《生死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b2bc0462d7e8151cab83c9cc1f1d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