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专业的舞者 , 渴望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 ,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舞者 , 需要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 找出自身问题, 但这需要专业教师进行引导。 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 舞蹈专业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进一步增强 其舞蹈编导和实践水平。 此外, 舞蹈学专业课程重在实践教学, 基础课程教学时间占比较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舞蹈学专业教师教育建设实践研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舞蹈学专业教师教育建设实践研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9f6954a607ef7cc87d6ec6dca026d47
舞蹈学专业教师教育建设实践研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情闻名全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令人心生愉悦的民族舞,但新疆不同区域之间的舞蹈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应民间舞传承的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其地域性特色。伊犁民族特色舞蹈的传承是根据社会发展来转变其舞蹈形态的,具备一定的独到性和质朴性。不仅如此,加大舞蹈教育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力度,也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时代的新契机。近些年来,地方高校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因地制宜、推陈出新,以探索丰富的教学方式,将传统舞蹈引进高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将传统的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向"微资源"课程导学模式进行转变,其中主要步骤有:预习自学、自主实训、群组探讨、反馈答疑、调节提升、展示以及总结。其以学生为重点对象,基于微资源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课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其主要是针对学生自身来开发的一类教学方案,以舞蹈生自身需求为先,在最短时间内促进学生自学的进度,使学生在答疑、展示、分享的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实现师生共同参与并友好互动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舞蹈课堂上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站在微资源教学的角度,充分利用舞蹈资源,以自主学习和群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协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满足新时代对舞蹈学专业人才的要求。
舞蹈学专业课程的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首位。须知道,作为组织载体之一,它是人力管理的核心所在和组织资源的重要体现,围绕如何整合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其服务于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最大化地实现教学目标。结合高校情况,并与学生、教师交谈,使我校对舞蹈学教学类课程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有了详细的认知,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当前,各地区为维护生态多样性,要重视对濒危物种和植被的保护力度,同时要确保民族舞蹈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保证其独立性,才可以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这个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高校课题之一。在推进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是改革的主要力量。然而,伊犁师范大学舞蹈学专业要建立健全舞蹈人才体系,除了必修的基础课程外,还要重点围绕传统舞蹈理论和艺术赏析、舞台临摹实践等课程展开,通过舞蹈理论结合技巧训练来加强舞蹈的实践性,加深学生对舞蹈的印象,同时要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线上舞蹈资源的开发。然而在舞蹈专业教学方面,我校传统舞艺技术应用相对较多,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利用较少,特别是微资源教学,学生教学体验并不显著。如若社会环境不转变对传统民族舞蹈教育的主导观念,将导致学校的舞蹈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并且会影响其教学质量。此外,我校的课程设置中传统民族舞蹈基础教育基础课与专业教育专业课的课时相对较少,需要适当调整课时,舞蹈艺术方面的课程时长建议再增加一些,以增强学生对于舞蹈基础的理解能力,在学习深层次的舞蹈中奠定良好基础。学校本身在传统民族舞蹈基础中肢体训练的课程较少,大多数都是舞蹈动作的学习,对此可以增加涉及到肌体运动的课程,增加高校生对肌体的掌握度和平衡度,以增加舞蹈过程中肢体掌握的熟练度。
教师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在教学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舞蹈专业的特殊性,我校教师在舞蹈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存在舞蹈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缺少必要信息技术指导、教学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舞蹈专业角度考虑,教师应将传统舞蹈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和信息技术资源相结合,以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从而解决问题。2.3学生因素在舞蹈方面,舞蹈学专业的学生研习的舞蹈都是传统舞艺,教师教学多数采用课堂教授和舞蹈室内实践两种方式,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太深入,而且学生认为只要能学会高校"跳",就可以达标,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在其他方面,拓展面较狭窄,基本的舞蹈术语、舞蹈作品分析、舞蹈鉴赏等方面比较薄弱,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部分教师表示建设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离不开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同时要考虑其专业素养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3.舞蹈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舞蹈专业方面,我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转变自身观念。与此同时,通过引进微资源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目标,不仅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符合舞蹈专业将传统民族舞蹈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的需求,符合舞蹈专业的新趋势。在多年实践中,通过微资源教学,以传统民族舞蹈的专业理论、基本工作、基本功、小品以及编导等方面为主体,增强对实践性教学的管控,同时让学生拓展思维,突破传统舞技,通过某些主题舞蹈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采集相关舞蹈信息,去发源地深入调查,获取相关素材,重点培养符合传统民族特性的舞蹈人才,进一步增强其创新能力。不断建立健全教育类课程体系,结合高校特性和学生发展需求,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为推动体系的再建设,需要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使教师主动参与其中,推动传统舞蹈教学的创新,降低阻滞性因素的影响。
提升舞蹈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将进一步推动伊犁师范大学的教育发展。在微资源教学中,将教师发展和民族专业相结合,将有效地增强舞蹈教育的综合实力。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锡伯等民族,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哈萨克族、汉族和维吾尔族,其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与民族舞蹈资源,且区域特色较强,民族文化原生状态保存的较为完整。基于此,教师和学生可到民间采风,对传统民族舞蹈进行调研,收集当地舞蹈素材,深度挖掘舞蹈语言和民俗风情,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高校舞蹈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师的专业课程知识,提高对学生课堂组织和管控水平,改革传统舞蹈的教学,确保微资源教学顺利开展。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们可尝试对某一主题展开舞蹈编排和技法的讨论,同时针对某些实践性活动,例如以三人舞蹈技法为主题,利用舞蹈中的身体语言和理论知识,来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性舞蹈,特别是身体律动,将实践性内容和教学模式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拓新的舞蹈教学格局。此外,传统民族舞蹈是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只有不断训练,才能确保舞蹈专业水平维持在高位水平。高校要考虑开设公开教室,满足学生日常练舞的要求,因体育舞蹈是双人舞蹈形式,为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转变单人教学模式,实现男女对等教学。与此同时,传统民族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竞技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继承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加以创新。鉴于以上情况,对于舞蹈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校为本,以区域民族特色舞蹈为重,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标。在教师发展方面,明确教师的发展目标,开发和建设教师的学习资源及平台,设计教师的发展策略,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
结合微资源的教学内容,在建立舞蹈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其核心目的是要实现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一方面,学校通过有效措施,让学生看到传统舞蹈和微资源教学相结合的工作成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课程结构可划分为学科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某些课程过于单一,且封闭的舞蹈理念加上选修课程少,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可以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同时提高学生对于选修课程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必要的宣传手段,改变社会的教育观念和认知。除此以外,要为学生创造更多下乡采风的机会,增加学生的见识和自信。同时,也要在学校投放更多硬件设施,例如舞蹈教室等。必要的硬件设施建设,能够让学生具备更多的实践技能,使传统的舞蹈教学真正实现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拓展学生的舞蹈知识面。
在推进传统舞蹈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教师要增强专业学生在舞蹈编排方面的主动性,培养其自信性。这个将是重要的课程教学工作之一。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舞蹈专业教师需对学生进行观察,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基于新媒体技术以及视频交互技术,录下教师的舞姿作为播放影片,引导学生们在舞蹈教学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在以新媒体虚拟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中,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不仅如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舞蹈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来做出教学的选择。教师在舞蹈编排中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信心。同时,教师在课题中,也可以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展示自我以及参与舞蹈编排的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舞蹈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针对学生开展区域民族特色舞蹈培训,民族舞蹈专业学生应注意舞蹈与民族特性的个别与整体关系,注意综合化和集成化。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也进入了新时代,多媒体的普及、新舞蹈元素的融入将使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和具体。在传统民族舞蹈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鉴赏中外舞蹈家的舞姿以提高舞蹈鉴赏能力并认识自己的不足。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新动作和使用方法,以完善自己的舞蹈动作。此外,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符合社会对舞蹈专业的要求,使学生更加贴近社会,毕业后进入各领域工作有一定的实用性。课程应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接受能力和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使学生提升学习兴趣,用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态来面对学习,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舞蹈实践工作,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伊犁传统民族舞蹈的特征,再结合我校舞蹈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舞蹈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微资源的有效运用,改变其应用过程中的传统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显著。我校学生使得舞蹈专业知识和实践性得以平衡的同时,其团队协作和舞蹈技术的水平也将得到较大提升,为其他课程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具体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乔瑞洁.浅析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评《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8):2453.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39-45.
[5]翁世晖.试论师范院校艺术硕士舞蹈编导方向人才培养三维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2):79-81.
[6]廉永杰.创新教育及比较研究[M].北京:人美教育出版社,2005:41-43.
[7]黄忠源.我国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发展[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8]刘宇.高校舞蹈教育策略及发展趋势探析———评《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研究》[J].林产工业,2021,58(02):114.
[9]阿布都伟力·阿布都热西提.新世纪新疆舞蹈专业教育发展的结构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