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论文框架古诗文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思维导图

古诗文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泪尽 浏览量:02023-04-12 10:27:1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古诗文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思维导图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 2022 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其中首倡“文化自信”。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文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文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5c77c516afe85cbb27af1b32626ed11

思维导图大纲

古诗文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课程核心素养为纲的语文课程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了界定。其中,"文化自信"居于首位。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贯通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和理解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新方法,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融合创新,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通过古诗文教学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下面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谈一些粗浅的做法。《爱莲说》是宋代学者周敦颐的一篇议论散文,通过描写对"莲花"的喜爱,表达了作者为人清廉、襟怀坦荡、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人格"。全文共119字,距今已有接近1000年的历史。由于时代久远,语言差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内容创新",体现时代性和适切性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理解,就古诗文而言,首要的就是对内容的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要赋予时代的新内涵,绽放时代的新风采,适切于学生生活实际,减少历史的隔膜与距离,让学生乐于阅读、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教学时,应对学习内容做适当加工、改造,使其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架设学习支架,拉近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白话铺路,简化理解

据历史记载,《爱莲说》写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时间的久远造成学生阅读理解上的障碍。教学时,可以先出示《爱莲说》的翻译文段,以学生常见的白话文引入学习,让学生初知文章的大意。然后再进入文言文的学习,这样通过白话文铺路,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最重要的是,通过文白对比,学生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精练、言简意丰的特点,更加喜欢上古诗文,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问题导向,强化理解教学时,可以设计"作者爱莲,课文到底写了莲的哪些方面"这一问题导向,带着学生进入课文主体部分的学习,引导发现作者是从"颜色、姿态、花茎、叶柄、香气、外形、位置"等七个方面进行观察和描写的,再对应文言文熟读这些具体描写莲花的句子。通过问题导读,学生对文章主体部分这一难点理解了,其余部分也就轻而易举明白了。同时,学生对文本表达的形式和内容形成结构化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整体内容的理解。

(三)内容重组,深化理解教学时,按照所写花的种类,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将描写菊花、牡丹、莲花的语句分别归类。学生把描写"菊花""牡丹""莲"三种花的句子分别勾画出来,分类学习,诵读体会,了解三种花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统整学习,开展比较阅读,了解三种花的共同之处和不同的特点,以及分别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的不同的文化意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从而初步感知"莲"所代表的"君子文化"。这样,通过对教材重组,既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种花代表的"文化意象"有了初步认识。

二、坚持"形式创新",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文化认同,只有学生充满对中华文化的衷心热爱,从心底里喜欢中华古诗文,才能通过古诗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古诗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形式上"做文章",力求形式新颖、方法多样,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学时,可以通过读、说、写、画、演、唱、创等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建立文化自信。教学《爱莲说》,采用以下学习形式,课堂氛围活跃,深得学生喜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读《爱莲说》。"读"是古诗教学常用的手段,可以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对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比赛竞读、表演读等生动活泼的读的形式,让学生反反复复、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读,与古诗"肌肤相亲",在诗词中穿行,咀嚼涵泳,从而感受文章内容、主旨和意趣。

其二,绘"莲花图"。苏轼论王维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中国诗歌,自古就有诗画合一的传统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诗歌内容画出来,将诗歌语言形象化、具体化。教学《爱莲说》时,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画莲"作业,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描写莲花的文字呈现在"画面"上,将莲花的形象画出来。这样,在图画与文字的相互转换中,学生动手动脑,既丰富了莲花的形象,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领悟。

其三,唱"爱莲歌"。古往今来,人们对莲花喜爱有加,留下了不少诗文,也留下了不少曲赋,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学习吟唱这些歌曲。如演唱根据李清照的词《一剪梅》改编的歌曲《红藕香残玉簟秋》、《经典咏流传》中郁可唯的《爱莲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培养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其四,写"君子品"。读写结合,不仅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学时,根据周敦颐的生平经历,紧扣文本"君子人格"的契合点,设计"周敦颐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与莲花的习性有何相似之处"这一读写结合训练点,学生自由抒写,个性化表达对"君子人格"的理解。

三、坚持"融合创新",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任务群学习、跨学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可以创设大任务、大情境,通过学科整合,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实现融合创新。学生在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

(一)课内外融合

大时代呼唤"大语文观"。课堂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语文大世界。教学《爱莲说》时,以课内阅读《爱莲说》单篇为例子,开展课外拓展学习,查找、阅读古今中外有关"莲"的诗词曲赋和文学作品;开展"莲诗词朗诵会""莲字飞花令大比拼",将课外阅读成果进行课内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课内课外融合,丰富学生的诗词涵养,在"大语文"情境中将传统文化的学习落到实处。

(二)大任务融合

"大语文"需要"大任务"。2022版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大任务、大情境、大项目,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大舞台。教学《爱莲说》时,以"莲文化"的学习探究作为大任务,设计具体的学习项目和任务,如莲的生长特点、莲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莲与宗教(佛教)文化、莲与诗词文化、莲与名人轶事、莲与君子人格等,形成关于"莲文化"的学习任务群,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开展项目化的实践和探究,在任务情境和实践体验中,加深对"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三)跨学科融合

"大任务"需要"综合性"的课程支撑,需要从单学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实现跨学科融合。在《爱莲说》的教学中,如何落实跨学科融合呢?我们以"莲文化"为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根据学科特点,设置项目任务,开展跨学科学习,深入探究"莲文化"。在这一主题下,语文学科诵读莲花,音乐学科歌唱莲花,美术学科描画莲花,英语学科研究不同语境中莲的意象表达,数学学科计算莲的种植面积和经济收入,生物学科研究莲花的特性和实用价值……通过跨学科学习活动,让"莲"的文化意象、"君子人格"精神、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RFID技术在井下救援定位中的应用研究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RFID技术在井下救援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RFID技术在井下救援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ce4b91826237f310b816a353a3401a5

文献综述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文献综述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文献综述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8fe4d809892be3016f18b571befea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