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地理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思维导图

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冬景 浏览量:12023-04-19 23:06:2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思维导图

介绍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4b3200ecf883ea082c1559d511ae982

思维导图大纲

等高线的研读与判断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等高线的概念及起源

(一)概念

等高线(Contour line)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

(二)起源

等高线的起源受到了等深线的启发。起初地理学上只有等深线,并没有等高线这一概念。1729 年,库尔格斯制作了第一张等深线海图,之后又将等深线的原理应用到陆地之上,用来表示地貌高低起伏的形态。

1791 年,法国都朋特里尔成功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自此等高线被广泛地运用于地势地貌的绘制。裘品·特里列姆甚至用等高线绘制了法兰西领域的地貌。

二、等高线的特点

第一,同一条等高线上表示的海拔高度相同。从等高线的概念来看,等高线表示的是同一海拔高度上各点所连接的闭合的曲线。所以等高图上的同一条曲线表示了同一个海拔高度。

第二,每一条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等高线一般用来表现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地质地貌。从这个角度来看,等高线具有闭合性。在图纸上表示时,由于会涉及篇幅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断开的曲线。但是如果将图纸无限延伸的话就会发现,断开的曲线事实上都是闭合的。

第三,等高线不相交,也不重合,每一条等高线都代表一定的高度,立体地看,两条等高线上的点处于水平的位置,所以不会出现相交或重合的地方。出现断层的时候,这些等高线在图上只是出现重合,并不表示相交,且在绘制等高图时会用特殊的标志表示出来。

第四,相同等高距的条件下,等高线越是稀疏,所表示的地貌坡度越是平缓,等高线越是密集,所表示的地貌坡度越是陡峭,等高线出现重合的时候肯定会有断层。所以根据等高线图的疏密可以判断出所表示的地貌的缓陡。

第五,在同一幅等高线地貌图上,等高线越多,就表示海拔越高,等高线越少,所表示的海拔越低。所以从等高线地貌图上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山地的高度多少。

三、等高线的判读

(一)通过等高线可以计算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及两点的温度差

相对高度指的是两点之间的海拔高度之差。通过等高距可以判断出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通过相对高度可以判断出两点之间的温度差(每升高 100 米,气温会下降 0.6 度)。

(二)判断陡崖或断层的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重合的数量可以准确地判断出陡崖的大致海拔高度。例如,四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 50 米,那么这个陡崖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150 米到 250 米之间。其计算公式为: (n-1)d≤h≤(n+1)d,其中 n 表示等高线的条数,d 表示等高距。

(三)判断地貌的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线的条数及等高距可以判断出一幅等高线地貌图所表示的地貌海拔高度。如一幅等高线地貌图上在一个范围内出现 6 条闭合的等高线,等高距为 50 米,则可以判断出这一范围的地貌海拔高度在 300 米到 35 米之间,其计算公式为 nd<h≤(n+1)d,其中 n 表示等高线的条数,d 表示等高距。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现代智慧物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现代智慧物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现代智慧物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e3a900c5eeff5c015d0719b874f7d2e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bb292fa9188133984ae05ea48e9db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