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旭刚普天下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子女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比爱护自己的生命都有过之而不及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可有些子女却不懂得感恩,良知泯灭,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反差有违伦理,令人不齿,正如孟子所言,儿女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女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子女。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对父母愧疚简短的说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对父母愧疚简短的说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cbfc5c8a9b355ceb2704cabd03dda6e
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对父母愧疚简短的说说)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文丨刘旭刚
普天下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子女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比爱护自己的生命都有过之而不及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可有些子女却不懂得感恩,良知泯灭,不孝敬自己的父母。这种反差有违伦理,令人不齿,正如孟子所言,儿女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女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子女。我们做儿女的都应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孝老敬亲的实际行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道精神源远流长,一个"孝"字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
《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孝,从事亲开始,而事亲,最基本的就是要赡养父母。《论语·里仁篇》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子女需时常守在身边尽孝。即便是外出,也一定要给父母报平安。《孟子》说:"人少,则慕父母……大孝终身慕父母。"人在幼小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依恋父母。而大孝,则是终身依恋父母。
现如今,有人理解为:赡养父母,让衰老的父母有食暖腹,有衣暖身,有瓦遮头。陪伴父母,当孤单的父母有人聊天,有人解闷,有人牵挂。依恋父母,让父母一如既往,感受到发自内心的亲近和关爱。
当下,人们的工作繁忙紧张,生活节奏快,经济压力大,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听一些人感叹: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赶往单位上班,急活儿一个接着一个,经常加班加点,很晚才能回到家中休息,身心疲惫至极,孝敬父母力不从心。也有人唉声叹气:上有老下有小,日常生活、买房、养育孩子等开支很大,家庭收入不算太高,拿出更多的钱来孝敬父母无能为力。还有人自我抱怨:父母年纪大了,脾气越来越不好,听不进劝说,让人无可奈何,想尽孝心父母不答应。
从他们的言谈话语中可以听出,孝敬父母比较难,感到孝子难当、孝心难尽。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孝敬父母确实面临一些新的难题,有客观上的条件所限,也有主观上的难言之处,需要人们用新的孝道理念,化解新的孝道难题。
过穷日子的时候,儿女给父母买些好吃的,添置一些新衣物,让老人衣食无忧,能够安享晚年就算是尽孝道了。现在日子富裕了,父母不缺吃、不缺穿、有住房,多多少少还有一些积蓄,每月国家也要发给养老金或救济金,过去重物质关怀的尽孝理念已经不合时宜,应该加以转变,把尽孝心转变到主要在精神上给以慰藉,在"敬"字上下功夫。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想孝顺父母却无能为力的说说?"
就算养骡子养马,也需要按时给它喂点草料呢,如果对父母态度不恭敬,就算赡养父母,和养骡子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不能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这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父母通情达理时要"敬",父母管教过于严厉或有怨恨的时候,也能够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让父母着急生气、担惊受怕,让父母心情愉悦、为自己有出息的儿女引以为豪,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出自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弟子规》,意思是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这句话启示我们,孝敬父母说难也不难,无论你有没有钱、钱多或钱少,只要有孝心,讲孝道,用真情,再难也能孝敬好自己的父母。
不要让父母孤单寂寞。无微不至的"精神关怀",能够让父母找到情感的归宿,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正所谓"陪伴是最好的礼物。"能经常陪伴在父母身边最好,若因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或是在外地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那也要"常回家看看",隔山差五的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问候,聊聊家常,汇报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有条件的话,陪父母看看电影、听听戏,带着父母一起去旅游,见见世面、开开眼界,领略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优生优育好下一代,让父母能够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必告,反必面。"
意思是讲,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应该谨言慎行,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更不要去做那些伤风败俗、自污名声、自贱德行的事情。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是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古人在启蒙教材中就教导孩子不能让自己的父母担忧挂念,现代的人们同样应该这样做。
有句俗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女的安全,我们作儿女的出门远行,一定要及时给父母报个平安,并处处注意做到安全,搞好自身防护,避免遭到人身侵害。即便是下班不能按时回家,如果到家时间比较晚,也要和父母说一声,路上小心别出事,免得让父母挂念睡不好觉。儿女身体健康,也是父母最看重的。做到生活有规律,吃喝有节制,坚持体育锻炼,把身体保养好,能够健健康康的,不让父母挂念担忧,这是对父母最好的"孝行"。
不要让父母失望懊恼。每一双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期盼,我们做儿女的不能辜负父母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遵守法纪,恪守公德,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成为报效国家的人,让父母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不是失去信心,失望透顶。
面对脾气不好、不听劝说的的父母,儿女要有耐心,不能厌烦。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应顺者为孝,千万不能顶撞、训斥、甚至打骂父母。从某种意义上讲,考验孝还是不孝,关键看不仅形式上要做到孝敬父母,还要发自内心深处,真正敬重关爱父母,随时随地在眉宇之间、在言行之中都能表现出和悦的神色和敬意,才是孝道的精神所在,这也是最难做到的。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
真正孝敬父母之人,一定要在父母面前始终如一的保持和悦之色。无论你嘴上说心里多么敬爱父母,为父母做过多少事情,为父母操过多少心,但你要是经常顶撞父母,不给父母好脸色看,又怎么能算是一个孝子呢?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孝道就在其中了。这样的道理不难理解,如果兄弟姐妹之间不念手足之情,赡养父母你推我躲,财产分配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争吵不休,甚至闹到法院裁决,父母心情能好吗?肯定会非常伤感。由此可见,兄弟姐妹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谦让,和睦相处,讲亲情,尽孝心,这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孝。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一个"孝"字写尽了天下儿女对父母孝养、孝敬的真挚感情,写出了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爱与帮助。一个"爱"字道出了千万父母对儿女的真挚感情,也道尽了千万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心回报。
孟子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不孝之子,丧尽天良,遭人唾弃,天理不容;孝道之人,令人敬佩,美名远扬,必有福报。亲爱我,孝不难。我们都要做讲孝道的子女,一代一代传承好中华民族的美德,让家庭和睦,为社会增添和谐。
编辑丨徐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