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如果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是无可厚非,但是不得侵犯他人的权益,在财产继承当中,产生纠纷是常有的事,处理不当就可能演变成惨剧,没有人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遇到这类纠纷,应当依法处理,那么财产继承纠纷应该怎么处理才行?下面树图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财产继承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财产继承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a2456a9edad53899502ad1f75408fa0
财产继承纠纷应该怎么处理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自行协商
(1)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所以,必须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这种方式.再者,协商后达成的协议也必须是在双方当事人都自愿的基础上达成。
(2)合法原则。分清是非是协商解决的前提,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继承方面的法律、政策的规定。经协商达成的协议本身也要合法,否则无效。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
(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不得为达成协议,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这种协商便失去了公正性和合理性,因此,也不受法律保护。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继承法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达成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应当注意的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因此,有关当事人之间因继承发生纠纷后,不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我国《民法典》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避免遗产继承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被继承人在生前留下遗嘱,指定遗嘱由谁继承。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各继承人之间为争遗产而产生纠纷。
如果未能留下遗嘱或遗赠协议,要避免继承纠纷,只能寄希望于各继承人之间互谅互让、协商解决了。
解决遗产继承纠纷:可以由所有继承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房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认定规定基本如下:
1、继承权诉讼时效期限应当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这就是说,继承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并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两年内必须行使,否则就将失去法律的保护。
2、但在出现法定事由时,2年诉讼时效可能被中止、中断或延长。所谓诉讼时效中止,就是指由于一定事实的发生(如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从中止原因消灭之日起,时效期限连同中止前的期限继续计算。但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在诉讼时效期限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如在之前发生的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