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讲述了哪些行为构成合同欺诈的知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哪些行为构成合同欺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哪些行为构成合同欺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3f1102abaf90f75940bdfd2307822d8
哪些行为构成合同欺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I)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故意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例如将假冒伪劣商品说成质优价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向他方告知真实情况面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构成欺诈呢?大部分国家的法律规定,当行为人有义务说明真实情况而不说明、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我国法律对沉默是否构成欺诈的规定与上述规定相似,例如(产品质量法)第8条规定:销售者在出售某种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产品,应当事先向消费者或用户作出说明,否则销售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规定表明在负有说明义务时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另外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说明义务的,也不能保持沉默。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诈人订立合同,那么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组合策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消费者行为与营销组合策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f6bf2169035eb589fb7e2b1b965499b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实物维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实物维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0afa8f7d52b9c1d8b1e362aaf51e1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