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铁针出现以前,针灸主要是用石针来进行的,这种石针被称作针砭或针石。针砭始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针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针砭主要是利用按脉络、刺穴位的方法来治病,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治疗中风、小儿麻痹、后天性聋哑等疾病。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代的针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代的针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f37f05cd3aea479aee67fe2aa843a37
古代的针砭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针灸是我国古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铁针出现以前,针灸主要是用石针来进行的,这种石针被称作针砭或针石。针砭始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不过,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针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针砭主要是利用按脉络、刺穴位的方法来治病,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治疗中风、小儿麻痹、后天性聋哑等疾病。针砭还被用于孕妇难产。史载,唐太宗皇后长孙氏怀孕,到了第十个月该分娩时却数日没能分娩,于是召宫中医博土李洞玄调治,李通过号脉,指出难产原因是胎儿以手执母心,遇到这种情况,其结果只能是留子母不全,母全子必死,唯一的方法是施用针砭。最后根据长孙皇后的意愿,决定留子,于是李洞玄隔腹针砭,石针穿过长孙皇后的腹部直刺胎儿手心,胎儿手痛才撒手。胎儿因此诞生,而长孙氏却死了,这个胎儿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据说:高宗出生后,有人仍然能看到他手上针砭的瘢痕。由此可知针砭使用之效了。
针刺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三大作用。
调和阴阳:针刺治病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病变的症候来调节机体的阴阳,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扶正祛邪:扶正,就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导致疾病的因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针刺治病防病,就是在于发挥它扶正祛邪的作用。
通经活络:人体的经络将内部的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经络和脏腑也是密切联系的。针刺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口向的道理,在有关腧穴部位上进行针刺,以达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作用。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古代的思想⽂化科技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古代的思想⽂化科技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d81a5e420004fc1d67f81504e5d7081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533e504f6e5ffb44f71e87fd1fec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