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的性味|归经|来源: 【出处】《滇南本草》 【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黄色时采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佛手柑的性味|归经|来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佛手柑的性味|归经|来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b35f780a05990e7c754f5e4fcbb896
佛手柑的性味|归经|来源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出处】《滇南本草》
【别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黄色时采收。摘下后晾3-5天,待水分大部蒸发,纵切5-10毫米厚的薄片,晒干或阴干,或以低温烘干,密闭贮存,防止香气散失。
【生境分布】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微辛。
②《纲目》:辛酸,无毒。
⑧《本经逢原》:辛苦甘,温,无毒。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①《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②《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③《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④《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癥瘕瘰疬。
⑤《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3钱;或泡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