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例颅内外搭桥到现在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血管重建技术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颅内支架的安全性已被国内外认可。今年最新开展的VITESS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设计)旨在评估球扩碳化物涂层支架、规范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优劣,或可为颅内支架的有效性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进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进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2985ff89276d45d84c88a941a0878b3
颅内血管狭窄介入治疗进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从首例颅内外搭桥到现在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血管重建技术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颅内支架的安全性已被国内外认可。今年最新开展的VITESS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设计)旨在评估球扩碳化物涂层支架、规范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优劣,或可为颅内支架的有效性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关于支架的选择,国内外专家缺乏统一意见,如何针对不同病变部位合理选择支架类型,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过去的近20年间,对于颅内血管狭窄,单纯药物治疗或外科干预何者更优,一直是神经内外科争论的焦点。
球囊扩张术后仍存在血管夹层发生率、球囊扩张后的血管弹性回缩致残留狭窄率较高等问题。应运而生的血管内支架技术,明显降低了血管夹层风险、即刻狭窄率和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球囊扩张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最早开展于1980年,该技术的一系列并发症高发率令人望而生畏。直至1999年,小于血管内径的球囊缓慢扩张并辅以阿昔单抗治疗,才使得该技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然而,球扩支架的质地较硬,很难通过颅内迂曲的血管到达狭窄部位,并且因早期无专用颅内支架,临床医生常采用传统的冠状动脉支架。此外,球囊支架同时扩张对血管具有一定损伤,增加了血管破裂和穿支闭塞风险。
既往有研究显示,4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接受自膨式支架治疗后,技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8%和4.5%,初步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而,该支架的再狭窄率较高,使其疗效受到严重质疑。据文献报告,在应用该支架的患者中,45.2%的55岁以下患者发生了>50%的再狭窄;而在年龄更大的患者中,再狭窄率为24.2%.
与其他部位相比,颈内动脉床突段的支架治疗再狭窄率较高,且多为症状性血管再狭窄,提示临床医生或应根据不同治疗部位选择不同种类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