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合同法第九十四条释义思维导图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释义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南柯一梦 浏览量:32023-02-17 10:28:4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合同法第九十四条释义思维导图

来自合同法栏目(http://www.lawtime.cn/info/hetong/)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释义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释义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43d19a82b7db878bd6932818f3b9547

思维导图大纲

合同法第九十四条释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九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解释】本条是关于法定解除合同的规定。

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

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而约定解除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一方的行为不能导致合同解除。其联系表现在:约定解除可以对法定解除作补充,比如约定违反合同中的任何一项规定,不论程度如何,均可解除合同。

本条规定的解除合同的条件有: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的

何谓不可抗力,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能预见,指行为人主观上对于某一客观情况的发生无法预测。对于某一客观情况的发生可否预见,因人的认知能力不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各异,预见能力必然有差别。因此,不可预见,应以一般人的预见能力作为判断标准。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表明某一事件的发生具有客观必然性。不能避免,指当事人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避免事件的发生。不能克服,指当事人在事件发生后,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克服事件造成的损害后果。客观情况,指独立于当事人行为之外的客观情况。

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是对不可抗力范围的原则规定,至于哪些可作为影响合同履行的不可抗力事件,我国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各国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以下情况被认为属于不可抗力: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水灾等因自然界的力量引发的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使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需要解除合同。比如,地震摧毁了购货一方的工厂,使其不再需要订购的货物,要求解除合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各国都承认自然灾害为不可抗力,但有的国家认为自然灾害不是不可抗力。因此,在处理涉外合同时,要特别注意各国法律的不同规定。2.战争。战争的爆发可能影响到一国以至于更多国家的经济秩序,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3.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指一些偶发的阻碍合同履行的事件。比如罢工、骚乱,一些国家认为属于不可抗力。4.政府行为。主要指合同订立后,政府颁布新的政策、法律,采取行政措施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如发布禁令等,有些国家认为属干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对履行合同的影响可能有大有小,有时只是暂时影响到合同的履行,可以通过延期履行实现合同的目的,对此不能行使法定解除权。只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当事人才可以解除合同。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合同法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合同法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合同法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2120f9dbd1e403ac130b3a7095f3ca1

合同法学习要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合同法学习要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合同法学习要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3ea1103c0939e4b474349b55a1e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