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泣: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凹陷处。当目中线上,下睑沟正中。 《针灸甲乙经》:“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外台秘要》:“甄权云:在眼下八分”;《医宗金鉴》:“目下胞陷中”。 功效:祛风散火,疏邪明目。 主治:古代记述:眼眦赤痛,多泪,昏夜无见,目动,口眼歪斜。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承泣-腧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承泣-腧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90dd1ce4de5d380fcd9a70f52468b37
承泣-腧穴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位置: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凹陷处。当目中线上,下睑沟正中。
《针灸甲乙经》:“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外台秘要》:“甄权云:在眼下八分”;《医宗金鉴》:“目下胞陷中”。
功效:祛风散火,疏邪明目。
主治:古代记述:眼眦赤痛,多泪,昏夜无见,目动,口眼歪斜。
近人报道:角膜炎、夜盲、近视眼、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眼轮匝肌痉挛,面神经麻痹。
方例:眼疾:承泣、太阳、合谷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青光眼:睛明、承泣、风池、曲池、太冲。
视神经萎缩:承泣、风池、肝俞、肾俞、合谷。
口歪僻:承泣、地仓。
刺灸法:合眼,用平直细针在眼球与眶下缘间进针,沿眶壁内缘缓缓刺入0.5~1寸,进针前可先嘱病人将眼球下转,使眼球后组织偏转至上方,以免被刺伤。针刺时不宜多作捻转或提插手法,留针时间也不可过久。出针后应轻轻按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不宜用灸法。
其它:交会穴: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