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思维导图

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所谓永远 浏览量:02023-02-17 16:04:2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思维导图

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做的人就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论对错,只要涉及该事情。就不能逃脱相关的责任。每个人都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我们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下面树图网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cc13ea55e7a2e163271f567498d54b0

思维导图大纲

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是指原、被告等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的事实,在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的情况下,由谁承担败诉责任,即后果责任。承担这个责任的当事人首先负有提供证据的责任。通常情况下,举证责任由行政机关负担,在特殊情形下或根据法律规定,原告也负有少量的举证责任。因此,原告主张,被告举证,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

对于举证责任一直存在一种观点,即当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举证不能时,就推定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成立,这种观点是对举证责任的误解。大陆法系通常将举证责任划分为主观举证责任和客观举证责任,主观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应当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予以证明,而客观举证责任则是当案件事实无法查清时,由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裁判后果。

二、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3、债务人的债权已届清偿期。

三、赠与合同纠纷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由于主观举证责任需要法官在具体审判程序中,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加以确定并不断转换,因此无需在法律规范中预先加以规定,法定的举证责任通常都是客观举证责任。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要脱离证据去推定一个事实只能基于三种情况:

1、法律对推定的明确规定。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五条关于对证据持有方作不利推定的规定。

2、根据日常生活法则进行推定。

3、法律拟制。比如在行政行为经合法的公告送达期满之后,视为相对人已经知道其内容。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了行为责任。并未明确规定结果责任,但在理论上可以通过体系解释等法律解释方法来加以确认。

(1)199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3条指出:“下列证据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上述证据经人民法院调查,未能收集到的,仍由负有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首次肯定了结果责任,只是不够明确。

(2)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该条规定了两种意义的举证责任,前者指当事人的行为责任,后者指在事实真伪不明时,主张该事实的当事人承担不利诉讼后果的责任,即结果责任。在先行立法的司法解释中,它首次明确的肯定了民事举证责任具有双重含义,弥补了民事诉讼法的不足。但是该条除行为责任继续适用民事诉讼法第64条“谁主张谁举证”的分配规则外,对于结果责任并没有确立起一般的分配规则。所以,它仍非结果责任的分配原则。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四条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 第三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七十五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下_阅读总结_06.12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下_阅读总结_06.12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下_阅读总结_06.12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002ace9d7004729b61ad141f2078bdd

十一、气质与性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十一、气质与性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十一、气质与性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d73f1a687d6269060c475f1e004ae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