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经》 【拼音名】Liǎo Shí 【别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蓼实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蓼实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6b71413e3b93b19a208b645af3c7720
蓼实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①《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
②《药性论》:归鼻,除肾气,兼能去疬疡。
③孟诜:通五脏拥气。
④《本经逢原》:治消渴去热,及瘰疬、癖痞、腹胀,皆取其散热消积之功。
②张寿颐:蓼实,破瘀消积,力量甚峻,最易堕胎,妊妇必不可犯;亦有血气索虚,而月事涩少,非因于瘀滞者,亦不可误与。
②治霍乱烦渴: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钱,水煎服。(《圣惠方》)
③治小儿头疮:蓼实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药性论》)
④治蜗牛虫咬,毒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