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医疗/金融/房地产医疗专业知识泄泻中脘配天枢思维导图

泄泻中脘配天枢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放手你走 浏览量:02023-02-18 06:58:2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泄泻中脘配天枢思维导图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证。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  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疾病。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泄泻中脘配天枢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泄泻中脘配天枢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7e9e3773b67f3a2beb42617c414ee8c

思维导图大纲

泄泻中脘配天枢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证。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

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疾病。

急性泄泻

根据发病的病因病机之别,有寒湿、湿热、饮食所伤三型。

1.寒湿:泄泻清稀,腹痛肠鸣,喜温畏冷,口不渴,舌淡苔白,脉多沉迟。

2.湿热:腹痛即泻,泻下黄糜热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兼身热,口渴等症,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3.饮食所伤:泻下粪便臭如败卵,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气不欲食,舌苔垢浊,脉滑数或弦。

治疗多以取足阳明经穴为主。主穴为中脘、天枢、足三里。寒湿者加关元;湿热者加曲池、阴陵泉;饮食所伤者内关、梁门。寒湿证针灸并用(或隔姜灸)以温中利湿;湿热证针刺用泻法,以清热利湿;饮食所伤,针刺用泻法,以调中消导。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按: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整大肠的传导功能;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可通调胃腑气机;针灸中脘、关元可温中散寒祛湿浊以止泻;曲池清阳明之热,阳陵泉利小便以除湿,二穴合用以清肠胃之热治湿热之泄泻;饮食所伤针内关通调三焦气机,梁门以消食导滞,二穴共收调中消导之效。

慢性泄泻

多为脾虚不运,肾阳虚失于温煦所致。有脾虚与肾虚之分。

1.脾虚:大便溏薄,甚则完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炎苔白。脉弱无力。

2.肾虚:每天黎明之前即泻,肠鸣腹痛,泻后则安、腹部凉,时有腹胀,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多以取任脉、及脾胃经穴为主。主穴为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地机。脾虚加脾俞、太白;肾虚加肾俞、太溪。针用补法及灸法,以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按:天枢为大肠募穴,调肠以止泻;中脘腑会,又为胃之募穴,健脾胃而调肠止泻;关元温肾,足三里健胃,地机健脾,三穴共收温中散寒止泻之效。天枢治脾虚泄泻,宜针宜灸,不仅治虚证泄泻,亦可强五脏而健体,诚如《玉龙歌》所云:“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脾阳虚加灸脾俞、太白以健脾温阳,肾虚加肾俞、太溪以温肾止泻。

须引起重视的是,急性泄泻治疗期间须控制饮食,脱水者应综合治疗,平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慢性泄泻要做进一步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费用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费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费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1c049a63d012c249a8e34e78920b097

V2.4.0_Beta测试用例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V2.4.0_Beta测试用例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V2.4.0_Beta测试用例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de5ca4fec900ea69f99e339dfac23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