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是一个很神秘很复杂的概念,它在中国古代哲学上的意义让人很难理解。在中医理论中,气的概念“……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脑海中仍然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似懂非懂。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探中医基础理论——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探中医基础理论——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2ce9f5b49c41fdaf9bb123c81483e35
初探中医基础理论——气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那么气之于人呢?:“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人类伊始,气化之也。两间既有人类,先由气化,继而形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父精母血,子孳孙生”(《景景室医稿杂存》)。“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医权初编》)。
气是运动的。:“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人体内气的运动称之为“气机”。而气化运动的升降出入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实现的,故又有脏腑气机升降之说。人体通过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把摄人体内的空气和水谷转化为气、血、津、液、精等,完成“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的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这种气(元气)、精(水谷精微)、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味(营养物质)、形(形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建筑在物质(气)运动转换的基础之上的。脏腑气化功能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方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生理活动,使机体与外界环境不断地新陈代谢,保证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不断自我更新。
应用气一元论,从形气关系来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和预后,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形以寓气,气以充形,“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素问·玉机真脏论》)。若“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素问·三部九候论》)。所以,元气是疾病顺逆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