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对抗力量对关节或肢体进行牵拉,使关节伸展,称为拔伸法。又称为“拔法”、“拽法”、“牵拉法”、“牵引法”。常用于颈腰部、四肢关节处。具有整骨复位、松解粘连、解除痉挛、拉宽关节的作用,是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不可缺少的手法。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拔伸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拔伸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7fa5563a0280ca00e5b3378a4e70da8
拔伸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使用对抗力量对关节或肢体进行牵拉,使关节伸展,称为拔伸法。又称为“拔法”、“拽法”、“牵拉法”、“牵引法”。常用于颈腰部、四肢关节处。具有整骨复位、松解粘连、解除痉挛、拉宽关节的作用,是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不可缺少的手法。拔伸法的操作方法共性是:固定肢体或关节的近端,术者沿纵轴方向牵拉其远端;或在关节两端做相对用力牵拉。其动作要领是:①动作要稳而缓和,均匀而持续。开始拔伸时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要用突发性的暴力。②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否则,运用不当不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有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1)颈椎掌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其身后,用双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风池穴处,双手掌根合力夹住下颌部两侧以帮助用力。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2)颈椎肘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其身后,一手扶住患者枕后部,另一侧上肢用肘弯部托住其下颌部,手掌扶住对侧头部,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牵引其颈椎。
本手法操作方便且较省力,故临床上在颈椎拔伸法中应用较多。
(1)颈椎掌托拔伸法:拔伸时术者双手掌不能夹按两侧颈部,以免压迫颈动脉窦,引起患者头晕等不良反应。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的摇法。
(2)颈椎肘托拔伸法:术者肘部不能挤按颈前部,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不畅。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的摇法。
(1)肩关节对抗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和肘部,逐渐用力牵拉,同时嘱咐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或有一助手协助固定患者身体,与术者牵拉之力相对抗。
(2)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臀部半坐在患侧床边,将一足跟置于患者腋下(左肩脱位用左足,右肩脱位用右足),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做缓缓拔伸,同时用足跟顶住腋窝与之相对抗。持续1~2分钟后,再逐渐使患肩内收、内旋。此法又叫手牵足蹬法。
3.腕关节拔伸法
5.腰部拔伸法
6.骶髂关节拔伸法
7.踝关节拔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