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造谣传谣举报理由思维导图

造谣传谣举报理由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满身疲倦 浏览量:22023-02-19 09:20:2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造谣传谣举报理由思维导图

当出现有造谣的传播的时候,当传播的范围比较广的时候,是会有网警来进行处理的,涉及到违法的时候,也是会进行处罚的,那么造谣传谣举报理由?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图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造谣传谣举报理由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造谣传谣举报理由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ac6979794efbe65809fed1ef107cbd0

思维导图大纲

造谣传谣举报理由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造谣传谣举报理由

可能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网上造谣怎么判

看具体情况定。造谣可能涉及不同的罪名,如果涉嫌诬告陷害罪,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三、造谣罪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网络造谣罪: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两百四十六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工业设备购买理由分析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工业设备购买理由分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工业设备购买理由分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3e128195f079049f4b37b5df91015b7

喜欢上一个山西人的理由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喜欢上一个山西人的理由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喜欢上一个山西人的理由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4577b56c1f1db4a173377e2662b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