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拥有很多民事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其中名誉权就是民事权利的一种,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他人侵犯我们的名誉权,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去法院起诉的第一步就是要提交民事起诉状,那么侵害名誉权起诉书怎么写?下面树图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侵害名誉权起诉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侵害名誉权起诉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4c79254429eda04224438bbfa92d524
侵害名誉权起诉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原告: ,女,汉, 年 月 日生。
住址:
被告: ,男,汉, 年 月 日生。
住址: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原告名誉;
2、判令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3、判令被告支付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及其他经济损失。
事实及理由:
**************
综上所述,被告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对此,原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恳请判令如上诉请。
此致
上海市 人民法院
2010年 月 日
附:诉状副本一份
证据二份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民法典第一编总则规定,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而我认为该不法行为只能是积极地作为,不可能也不会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因为公民权的实现,只要求他人不加损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积极协助即可实现。
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当众出丑。文字侮辱,即通过文字,图形等对他人进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间接地因果关系,一般不予考虑。但是,在名誉侵权行为中,由于侵害名誉权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损害,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都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对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一般说来,只要侵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且有过错,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看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就是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了损害他人名誉权的后果。
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4、评论严重不当。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滨江县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滨江县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9aa32ce02ef637a22eb28d8bb9504d7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撤销离婚起诉书范文(共11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撤销离婚起诉书范文(共11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9542777e72f85ba4e1caf7660e393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