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长假期间网上求医成热门误诊误断至少七成思维导图

长假期间网上求医成热门误诊误断至少七成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蓝胖子 浏览量:32023-02-21 23:40:4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长假期间网上求医成热门误诊误断至少七成思维导图

“不用出门挤车,不用排队挂号,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寻医问药”,这是人们对时下颇为流行的网上看病的概括。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寻医问药类网站也火了起来,网上问诊的患者比平时多了近三成。专家提醒,根据网络自行诊断极易误诊。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长假期间网上求医成热门误诊误断至少七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长假期间网上求医成热门误诊误断至少七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0755dc48b5e03d1793f626a9b672e32

思维导图大纲

长假期间网上求医成热门误诊误断至少七成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现象:上网求医频频被误诊

几天前,两岁的甜甜后背上开始起一些环状硬皮,不时还会掉下一些细小的皮屑。甜甜妈没有立即带孩子到医院,觉得“长假期间没什么好大夫,不如上网查查。”

按照多家网站和网络医生的“诊断”,甜甜妈觉得女儿是真菌感染,当天就给甜甜买了达克宁等药物。可是连擦了四天,孩子的后背不仅一点儿没见好,而且硬皮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甜甜妈这才着了急,赶紧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甜甜就是脂溢性皮炎。甜甜妈按照医嘱仅仅用一元钱买了管维生素B6软膏,才擦了三次,甜甜的皮肤就明显好转。

其实误诊的不只有甜甜,46岁的王先生在一家网站“诊断”出自己患了高血脂。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得没得病,王先生先后来到两家医院,结果都显示在正常范围内。

原因:怕麻烦怕花钱找偏方

记者从几大求医问药类网站了解到,长假期间,网上问诊的市民多了近三成。“现在到医院看个小病,别的不说,排队挂号、排队缴费、排队候诊就让人头疼。平时上班忙,还不如在网上搜搜治病的信息省事。”谈及为何选择网上看病时,一位网友这样回答。除了上网省时省力,看病贵则是许多人选择网上看病的根本原因。

此外,对于一些难以启齿的私密疾病,不少人觉得和医生当面说很难为情,先在网上问问再说。还有些患上了疑难病症的网友,则想通过网络找到民间“偏方”。

探秘:三分钟记者“变”大夫

网上问诊已经成为一些市民的求医途径,那么,到底是谁来提供问诊的答案?这些人有没有执业资格?专家表示,网络医生中,真正有执业资格的是凤毛麟角。

为了证实专家说法,记者进入了一家求医问药类网站的注册网页,在填写了称呼、邮件等信息后,记者便成为一名可回答问题的“医生”。从完全没有从医资格的普通人到一名妇产科医生,记者仅仅用了三分钟。那么那些“专家”、“主治医生”的资格就更让人怀疑了。有些医疗网站的“医生论坛”、“留言簿”栏目十分活跃,那么,到底是有什么资格的人在回答病人的问题,“医生”的回答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上网求医的患者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

隐患:误诊率至少达七成

“网上所谓的‘医生’开出的处方,误诊的至少有七成。而且,越是严重的、复杂的疾病,误诊的可能性越高。”一名执业多年的内科医生说。

该医生介绍说,医学是非常特殊、复杂的学科,除了望闻问切,有时还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仪器,如B超、心电图等,简单的查询并不可靠。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疾病的诱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种药物,可能的确治好了一些人的病,但是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服用的剂量也因人而异。

专家表示,在网上看病,频繁买药,治不好再换药,未必能省多少钱。出了差错,不仅后果难以想象,“就连投诉索赔都是毫无门路”。

记者 尚志文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海运报价内容重点总结加案例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海运报价内容重点总结加案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海运报价内容重点总结加案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76c839b53e3b3428faed1714d8ff818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08cb4af246dffcffe1a253ab18021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