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律师自述: 亲历司法公正思维导图

律师自述: 亲历司法公正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旧人不归 浏览量:02023-02-25 12:22:39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律师自述: 亲历司法公正思维导图

题记: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律师制度重建并快速发展的30年。1978年宪法恢复刑事辩护制度,标志着律师制度的重建。30年间,中国律师制度伴随着民主法治的进程成长并成熟。律师从过去被误解为“替坏人说话”的人,转变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人;律师业务从过去单一的刑事辩护过渡到民事经济领域,扩展到非诉业务,直至参政议政等领域。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律师自述: 亲历司法公正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律师自述: 亲历司法公正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d513c8ee876cfafe30212b6580b7d27

思维导图大纲

律师自述: 亲历司法公正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今天,我们选取全国13万余名律师中的一员——云南刘胡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胡乐,以他执业30年的经历,见证我国司法制度的变迁和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就开始从事律师工作。改革开放伊始,刑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等方面的工作虽只有一部不太成熟的《刑事诉讼法》可依,但它却是我国司法制度中最重要的刑事程序法。有了它,我们有了刑事诉讼的程序规则。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被告享有委托律师辩护的权利,中国律师才应运而生。

那时候,人们对法律的理解非常幼稚:检察院刚挂牌时,居然有农村老婆婆领着怀孕的儿媳,到检察院检查身体;律师则被当成“为坏人说话的人”……

1997年1月1日,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其中,增加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的内容,基本确立了“疑罪从无”和重视程序的刑事审判原则。这次修订堪称我国社会主义刑事诉讼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

1997年,我办理了轰动全国的昆明警察杜培武被控故意杀人案。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昆明市公安局应用了尖端的刑侦技术和设施,付出了极大代价“破获”此案,公安、检察、法院均认为杜培武故意杀死二人,且影响特别重大,手段特别残忍,一审判处其死刑。尽管一审中,我尽了最大努力,指出证据的严重缺陷以及侦查过程中存在的严重刑讯逼供行为,为杜培武进行了无罪辩护。但一审法院却认为:“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二审法院则认为辩护人有一定理由,但不足以推翻一审判决,二审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事过两年,昆明警方在破获杨天勇系列抢劫杀人案后,发现杜培武不是真正的凶手。法律还了杜培武一个公道,杜培武得到了巨额的国家赔偿。

杜培武案件后,2001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严禁将刑讯逼供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定案依据的通知》。此后,我注意到以往监(所)、审讯场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口号,通通被改为“依法办事,严禁刑讯逼供”的警示语。这意味着,千百年来屈打成招的刑事陋习将被逐渐根除。

30年间,我的辩护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为刑事被告求情式的辩护,到理直气壮地提出如“程序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的辩护理由;从疑罪从轻到疑罪从无……这其中,我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变化:公安机关逐步杜绝了刑讯逼供的陋习,有的公安人员因刑讯逼供受到了法律追究;检察官在公诉时删除了贬低当事人的不文明语言,如窜入、狗急跳墙、狗改不了吃屎等;法官居中裁决,把被告当作嫌疑者,而不是先入为主称被告为犯人……

时光荏苒,一晃30年。30年的点滴变化无疑都在告诉人们:我国的司法制度正在公开、公正的轨道上迈进,公民的合法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正义与公平逐渐成为社会的共同追求。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律师业务推广计划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律师业务推广计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律师业务推广计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442a784b877c7efaba5b4957dd0ec77

律师开庭邀请函范文(通用9篇)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律师开庭邀请函范文(通用9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律师开庭邀请函范文(通用9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85dc10791c5b522a9e7517fa83ed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