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工委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研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一大纲于同年10月10日公布并被各革命根据地采纳,成为指导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文献。本文仅就《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进行初浅探讨,以求斧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044f4d5ac6bf362d1683ee4423745dd
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历史地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发布了许多有关土地问题的指示和法规。评论这些法规的历史作用,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产生也同其它法规一样,有自己的特定环境和条件。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形势要求解放区更加普遍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以便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使正在胜利发展的解放战争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众所周知,在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其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该指示明确宣布:“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好、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五四指示》推动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发展,但由于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不彻底性。(五四指。示》发布后不久,全国内战爆发,国共两党斗争异常激烈,地主富农一般站在国民党反动势力一边反对人民大革命,农村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广大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央制定适合时宜的土地政策,以推动正在发展的土地改革运动。
《中国土地法大纲》又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二十多年土地改革的经验,特别是贯彻执行《五四指示》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
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共成立之初,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探索土地改革的正确方针、政策、路线,至1947年7月,中共中央和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土地改革的法规和政策,比较著名的有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苏维埃土地法(1930年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大会土地法(中共中央提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对于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条例(1932年12月:日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等,这些法规大都是共产党人在变革土地制度的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反映了探索正确上改路线的曲折历程,正是这些土地法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第二,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民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在质量上抽肥补瘦,使乡村人民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所有。”这个规定在总体上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首先是贫雇农的土地要求,也可以避免重复历史上“地主不分队富农分坏田”的错误。而且“办法简单,便于实行,易为文化水平低下的农民所接受。同时,地主从党内外进行抵抗可能减少,坏干部钻空子怠工多占果实可能减少”。总之“利多害少”。
另外,还规定了土地改革的执行机关和执法机关,以及土地分配中的若干特殊问题处理办法。由此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彻底的、比较完备的土地法大纲。
《中国上地法大纲》不仅继承以往土地法的经验,而且又有自己伪特点。
总之,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仅吸收过去土地改革的经验,而且又有自己的特点。是一部彻底的、比较完备的新民主主义土地纲领。它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强烈的土地要求,表达了中共彻底反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精神,为解放区土地改革深入发展提供了战斗武器。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成为共产党战胜蒋介石的基本条件之“国共两党二十多年的争论就其社会性质说来亲质上是在农村关系的问题上”。所谓农村关系问题主要是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在近代中国,农村土地问题之严重,为社会各界所共识。许多政治家、革命家高度重视土地问题的解决。
孙中山一手创建了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学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反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然而自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直至1949年败离大陆,其间,平均地权非但未能实现,土地问题反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为严重,甚至发展成为倾覆蒋介石政权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
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耕者有其田主张的忠实继承者。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亿六千万人日的解放区彻底消灭了封建制度,使解放战争获得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的源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使解放区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满足了广大贫下中农的要求,工人阶级和农民群众在土改的基础上结成了巩固联盟。广大农民经济上的翻身,又推动了革命政权的建设。
其次,土地法大纲的实施,对于改变国共两党力量对比起了重要作用。土改的开展,最深入地发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调动了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踊跃参军。仅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有148万,东北解放区达150万。可见实行上改的解放区翻身农民,是人民军队的重要源泉。
广大解放区人民为保卫胜利果实还直接参战,踊跃支援前线。从1946年到1950年10月,民兵参加大小战斗114700次,歼敌20多万人。特别是著名的三大战役中,解放区人民出民工539万,出动牲畜1036300头,支援粮食9亿5000万斤,为保证三大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土地法大纲的实施在解放战争时期起了重要作用。历史表明“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
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为中国走上民主化、工业化及富强道路扫清了障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一个重要步骤。
《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的实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它从根本上废除了在中国大地上盘根错节的封建制度的很基。使长期遭受地主阶级残酷压迫的农民翻身做了主人,获得了主要的生产手段——土地,从而免于将生产的大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供给地主作不生产的消耗,而用于扩大再生产。同时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改良耕法、土壤,进一步组织劳动互助,自由发展农业,发展生产力。这一变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解放区农村走向经济富裕、文化发达,为工业品扩大原料、开拓市场,创立了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综上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不仅是人民解放军力量的源泉和战略决战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且对于中国由传统农业向工业国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