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IT互联网互联网干货一个失败的项目,我想说这些……思维导图

一个失败的项目,我想说这些……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最美的情书 浏览量:42023-03-01 17:48:0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一个失败的项目,我想说这些……思维导图

 2018年1月,我来到现在的公司,做高中英语在线一对一项目,主要负责的是教研端和教师端的后台开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个失败的项目,我想说这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个失败的项目,我想说这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e2f5a5ffea83f178ba250ccb99a9dd

思维导图大纲

一个失败的项目,我想说这些……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2018年1月,我来到现在的公司,做高中英语在线一对一项目,主要负责的是教研端和教师端的后台开发。据同组的同事说,这个项目在2017年初就开始开发,投入人力如下:开发6人、产品3人、测试1人、UI1人、教研3人、教务1人、销售1人。

整个项目的产品线如下:

当时的整体思路是:

结合产品线和整体思路,综述如下:

一、项目失败的原因

现在回过头来看,除了背单词要用教师端小程序布置这一奇怪的逻辑,整个流程是跑得通的(后来也确实跑了一两个月)。

那为什么这个项目死了呢?

我后来想了一下,主要有4点原因:

其中,第1点属于外部原因,第2、3、4点属于内部原因,一点一点来谈。

1. 获课难,成本高

在在线教育行业,一对一目前还是总体亏损状态。因为单价高,签单率低,而营销费用又特别重。

一对一想要获得用户,必须先打响品牌,让别人知道。然而要想打响品牌,就只能投钱。

当投钱获得用户后,用户要进行试听。这时候另一个问题出现了,试听的是学生,付费的却是家长。有时候学生愿意了,但家长却嫌贵,最终也不了了之。

拿健身行业的私教举例,同样是一对一,同样是高额,但私教本身就是推销员,用户就是付费者。而一对一,先是销售打电话,然后学生答应试听,试听完由家长决定是否付费。前者是二级流程,后者是四级流程,其转化率可想而知。

除了转化流程本身繁杂以外,头部玩家耗费巨额成本投放广告,占领用户心智。这种大额消费,一般家长都信赖头部品牌。由于这种生态关系,导致新入场的玩家(尤其是中小玩家),简直更难活了。

2. 用户群不匹配

关于这一点,在我刚来公司的时候就和老板聊过。我们公司主营的产品是背单词类App,本身用户群偏大学生群体,高中群体虽然有,但不多。

也就是说,想从工具产品导流(猿辅导、作业帮等)有两个问题:

另外,由于人手有限,一旦将重心转移至一对一,原有的App必然顾不上,但后者才是公司赖以生存的根基。一对一项目,既无法借助原有App的力量,也无法通过一对一反哺原有App,反而由于自身人力的限制,必须要对两者有所取舍。

当然,最后由于刚进公司,还没有和老板建立一定信任关系和认可度,最后这两点并没有听。而且,招我进去原本就是要做一对一的……

3. 项目初期做得太重

在项目启动之初,还没有确定收益和成本时,就先做了1个App、1个官网,2个小程序和3个后台。这其中所投入的成本,如果后面项目失败了,就全打水漂了。

大玩家当然可以这样玩,毕竟有其他业务兜底。但小玩家这样玩,就是赌博。其实,完全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譬如mvp原则,先造辆自行车,跑起来再说。

另外,除了成本的投入外,也有时间的投入。战场是很激烈的,晚一点入场,成本就会更高。

一下子做7款产品,跨度超过一年,这意味着一年的时间是完全废掉的。但与此同时,同一赛道的玩家却在入场狂奔。

本来是草莽阶级,非要在初始阶段就备齐所有武器,甚至包括获胜后的锦旗。在最终胜利之前,这些都是累赘。

4. 准备工作时间太久

如果把整个项目的周期用10表示,那么1到8都是在准备。

准备什么呢?

教案、培训视频、上课的PPT模版、特色内容……

这里有一个小细节:我们考虑到内容的版权问题,和老师可以在线编辑PPT的功能,甚至因此要去申请备案和开发一个在线编辑PPT的平台。

现在想来,这些完全都是细节层面的思考;放到整个业务流程上,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由于k12特有的周期性,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学生就快放假了。于是急急忙忙开始招聘老师,又急急忙忙找销售,拉学生群、想话术、打电话邀请试听。

——这些步骤,仅仅占了最后的2。

事实上,我们先前做的8,才是学生最后接触的内容。

二、如何优化?

现在,回头上面的这些操作,如果能重来,大概有以下几点可以优化:

1. 釜底抽薪:压根不走一对一赛道

我一直奉行的原则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网络效应。

一对一说白了,只是降低了线下的场地成本,再借用兼职人员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省却了家长和学生的时间成本。

但本质上,它不具备网络效应。要想盈利,只能靠高净值。说白了,利用中国的教育焦虑,赚中产以上的钱。

有时候想,它和大学生线下家教兼职没什么区别。都是同一拨群体,只不过美其名曰有专业化团队培训,炒出的都是同一盘菜,这不符合互联网教育普惠的初衷。

另外,一对一太难走了。教育的临场化是否可以被替代,家长们对这种模式的接受与否,都需要一批先烈来趟出一条路来。

先驱催生大玩家,但死的更多。像咱这种中小玩家,还是别玩了。

2. 先跑起来

不管任何项目,做到后期,想要形成优势,一定会做重。轻资产吹得再厉害,局限太大。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开展初期就要把重型装甲给搞出来。

我们之前做的7款产品,其实都可以砍掉。教案、培训视频完全可以存在云盘上,设置权限即可。题库可以用pdf格式,老师和学生各一份;如果这样不方便还可以直接印刷成纸,给老师和学生快递过去。至于人员管理,excel搞定。与老师的沟通,点对点微信群搞定。

所有的前述步骤,都可以利用现有的工具进行简化。只要保证教案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和题目的质量没有问题即可。

甚至,还可以简化的,是自身准备的教案。因为招来的老师,讲得好的都有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后来招过来的,没有一个用的是我们准备的内容。当然,也没有一个用我们的产品布置作业。

当然,这不是说规范化是没必要的。只是说,时机不对。

老师和平台也是博弈方,平台只有发展起来了,才握有主导权。

3. 先找到学生

在一对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先有买家,再提供货源。稍微盗用一下JIT的概念,一对一要无库存生产。

说白了,一手招老师,负责教学生,老师有学生了,发工资;另一手招学生,家长付钱了,老师有工资拿了。

——平台作为中间商的存在。

靠这种方式慢慢壮大,再谋求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

那怎么招学生呢?

4. 最后

走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没意思了,产品终究是要向社会提供价值的。即使跑通了,产品也没有给学生带来新的价值,新的效益。

但说真心话,学生如何同教师勾连,我认为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真正要解决的,是学生如何同知识勾连,如何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和检测知识。老师不过是知识的载体、咀嚼者、过滤器之一而已。

以后努力的目标,还是会以先提供新的价值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找寻商业模式。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单元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单元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单元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7b8dd496ad071ead981d69259023559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项目档案用例管理 (1)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08cb4af246dffcffe1a253ab18021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