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调解劳动争议的主体范围,为通过诉调对接工作缓解法院办案压力提供了法律支持。但另一方面,该法明确规定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这无疑拓宽了劳动争议纠纷进入司法诉讼程序的渠道。随着劳资纠纷迅猛增加,仲裁委办案负荷超重,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委逾期未受理和逾期未裁决的案件大幅增长。2009年1至8月,江阴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逾期未受理的占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未作实体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引发思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未作实体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引发思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6254eacd8c13a19d79f685ccb6fb96c
未作实体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引发思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逾期未受理和逾期未裁决的案件大都是经仲裁委调解或审理后未能解决而过滤来的矛盾易激化或疑难复杂案件,调解、审理难度普遍较大,有的案件因拖延错过了最佳调解时机。
二、逾期未受理和逾期未裁决的案件以及仲裁委不予受理的案件均没有仲裁裁决确认的基本事实和裁决结果作为基础,法院的工作量和难度均相应加大。
针对调解仲裁法给法院审判工作带来的重大影响,江阴法院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工作,借助工会组织的力量化解劳资纠纷。建议将劳动争议巡回审判庭设在总工会,加强与工会调解组织的沟通,积极开展委托调解工作,通过紧密协作有效化解纠纷。
二、从事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化审判的人员要不断加强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和基本理论的学习,上级法院要加强业务培训和交流,统一裁判尺度,切实提高法官处理新类型和疑难复杂案件的司法能力。提高审判效率,有效化解增势迅猛的劳资纠纷。
三、进一步规范仲裁委逾期未受理与未裁决的处理程序。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细化的程序性规定,有效防止随意的逾期不受理与不裁决的做法,改变疑难案件大部分直接由法院实体审理的不良倾向。
阅读延伸 :劳动法论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SpringBootWeb请求响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SpringBootWeb请求响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6ee1ff958a0c7c2fabdf9e9f8d755e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实体门店工作流程标准化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实体门店工作流程标准化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a305a94ffb852ebf3c1ddc1da6184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