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重道远思维导图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重道远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我没你想的那样坚强 浏览量:12023-03-04 02:08:2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重道远思维导图

上海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 屠国明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重道远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重道远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43d422fddb8471b575c7c99f3c467eb

思维导图大纲

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维权任重道远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必然发生深刻的变化,劳动力所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更为明显,劳动权和资本权的矛盾更为激烈,劳动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之争”和“权益之争”更为频繁,企业劳动关系必将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和有效地协调劳动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 关于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近几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上海市劳动关系也日益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尽管从总体一上来看本市的劳动关系是稳定的。2002年,我们曾经在全市范围内抽取了210个企业样本、5155个职工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劳动者对本人在职业、收入及工作中积极性发挥表示满意的约占80%左右。由此可见,当前上海企业劳动用工、职工积极性的发挥、收入分配等劳动关系众多方面显现出良好态势。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却不容忽视。客观地分析本市当前企业劳动关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好地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一)劳动争议出现了激增和群体化态势

随着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的迅猛发展,企业和劳动者逐步进入了市场,因利益分歧而产生的劳动争议大量出现在劳动合同、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众多领域,劳动争议出现了激增和群体化的倾向。据近几年上海劳动争议案件增长情况统计显示,1995年上海劳动争议仲裁和法院一审受理的劳动争议的案件仅有3258件,而到了2002年底已达到了20094件,是1995年的六倍多。在劳动争议大幅上扬的同时,劳动争议的集体化趋势也不容忽视,据上海市总工会2003年1月至10月的统计,职工集体上访批数为75批,职工人数为1019人,集体上访批数同比上升153.3%,职工人数同比上升40.6%。

为此,我们认为,集体争议的人数日益增多是当前的一个显著特点。一般的集体争议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少数企业的集体争议甚至达到近千人。有的企业发生集体争议之后,职工甚至效仿电影“生死抉择”中的做法,将大型平板车堵住厂门,将企业负责人拖到车上,围困长达数小时。一些集体争议如牵涉到破产企业的职工补偿问题等带有很强的波及性,往往会在系统内起到一定的连锁反应,一些企业的集体争议往往是全厂职工全部卷入,其中不乏大量的党员和中层干部。

在当前发生的集体争议中,职工的合法要求和合理要求往往交杂在一起,而现实生活中合法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又不尽合法,尤其是职工的一些合理性要求会比合法性的要求更高,涉及层次更深、面更广,这样的集体争议处理带有很大的复杂性,往往会延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在处理上难度也就更大。

尽管我们说劳动争议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反映,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的企业发生的集体争议会导致干群矛盾的极端对立,在这些企业中,事态的发展往往从有序变为无序,有的出现完全失控的现象,甚至发生集体绝食,堵塞交通,毁坏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等恶性事件,此外,罢工现象已经成为当前集体争议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往往一些较大规模的集体争议的发生都伴随着罢工的出现。我国54年宪法没有罢工的规定,75年宪法、78年宪法都允许罢工,82年宪法虽然又删去了罢工的规定,然而又没有明文禁止罢工。于是,当前的罢工又成了集体争议中一个奇特现象,罢工既不合法、又不违法,当前罢工现象的显性化已对这个“禁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劳动关系协调重心已经由点及面指向所有的企业

1、关于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本市劳动关系协调的重点一直指向非公企业,从一九九八年开始在上海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非公企业已经排在首位。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大量的非公企业的原始积累阶段,驱利动机促使不少的非公企业的经营者竭力通过违反劳动法规来降低劳动成本,引起了职工的不满,从而产生了劳资矛盾。此外确有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代理人员,为了自己的私利,丧失人格,极力迎奉外商,被职工称为“假洋鬼子”,他们对职工采用的非法管理方式,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在这样的企业往往会使职工产生“逆反心理”,更容易使劳资矛盾激化。同时,还有一些地区或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差。他们误认为加强对非公企业劳动管理的监督会影响投资环境,因而对本地区、本系统内非公企业在劳动用工上的违法现象熟视无睹,或者放任纵容。实际上,他们正以牺牲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在这种地区或系统,往往会导致劳动争议的加剧。

2、关于国营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原先劳动关系相对稳定的国营企业也面临了许多新的矛盾,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体现在部分中小企业的改制和重组中,引发此类矛盾的原因究竟何在呢?我认为:

一是法律政策的模糊。在大批中小国有企业的改制和重组中,在涉及职工的切身利益时,现有的法律政策却显得苍白无力,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国营企业改制和重组是否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当前,在实践中对此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企业的改制和重组纯粹是企业行为,拥有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具有当然的决定权;另外一种则认为,既然是国有企业,就必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赋予职代会审议通过权。对于这两种水火不相容的截然不同观点,有关部门却至今依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做出权威的解答,法律政策的模糊必然会导致操作执行中的不当。因此,尽快地解答这个共性问题显然已成当务之急。

二是实施调处的不当。一些国有企业在实施改制和重组的过程中,从一开始酝酿、制定方案时就暗箱操作,不按必要的民主程序办事,不尊重职工代表的意见和职工的民主权利,甚至连最起码的职工知情权也剥夺了,有的企业领导甚至片面地把企业的必要改革与职工的妥善安置对立起来,一旦矛盾激化后,或者对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诿应付,漫不经心,对一些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敷衍搪塞,草率处理;或者是惊慌失措,欺上瞒下,失去了缓解矛盾的良好时机。

三是职工心态的失衡。在国企改革中,又一个问题必须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广大职工的心态问题。2000年6月市总工会曾就社会上的有关敏感问题对全市68家企事业单位的2549个职工就“职工对当前社会地位最低的职业选前三位”进行问卷调查,在11类职业中,有95.5%的职工把“工人”列为当前社会地位最低的职业之首。从中可见当前职工“自卑感”如何强烈。在这种严重失衡的心态下,我们研究一些国企改制和重组为何不顺利,答案已经是十分明确了。

3、关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关系问题

随着上海进一步改革开放,在本市各业已有300万外来劳动者,这一群体是上海职工队伍中的新生部分,他们之中,除了一部分人已与各种类型的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真正的“上海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未融入上海的主流社会,这部分人大多数人则集中在建筑、运输、环卫等艰苦的行业,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而他们与企业维持着一种极为特殊的关系,虽然总体上说这部分人的劳务关系相对来说还算稳定。然而,一旦当企业因企业主逃匿,工人们辛苦劳动后的工资没有着落,或者因工伤后企业一推了之等事端爆发之后,类似的劳动争议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由于这些外来者的文化程度较低,加上法制观念淡漠,往往会采取极不理智的报复手段,由此而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危害更大,此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完全游离在工会组织之外。因此,有关部门应及时研究对策,将他们视作劳动关系的一部分,重视并考虑他们的特殊问题。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本市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使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资本与劳动态势平衡,企业与职工各得其所,因为只有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社会才能顺利地改革与发展。

二、关于建立和健全本市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实践和思考

在当前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关系已由原来的“利益共同”逐步转向“利益差别”,由原来的“利益平衡”逐步转向“利益失衡”,由原来的“行政管理手段”初步转向“利益协调机制”,所以原有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模式的弊端已日益显现,为此有必要尽快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层次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通过我们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快劳动基准法的立法步伐,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劳动关系

根据我国劳动关系目前的状况,加快《集体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法》、《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立法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双方地位不平等的现状,在所有的劳动立法中我认为均应当明确向劳动者倾斜这一基本原则,以解决平等地位失衡的问题。

(二)建立和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各自的作用

上海自98年起就积极探索推进建立政府部门、工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目前已在19个区、县和94个街道、106个镇、93个经济开发区探索建立了三方协商机制。实践证明,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机制。当务之急是如何在主体资格的认定、协商内容的确定、协商程序的规范等方面进一步地探索,使之成为我国协调劳动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

(三)进一步探索和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也是工会维护职工佥权益的重要手段。尽管通过政府、工会和企业共同的努力,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尤其要重视它的质量问题。近年来,上海市总工会努力探索上级工会代表下级工会,派员作为企业工会正式代表参与谈判的新途径,以解决企业工会“不敢谈”和“不会谈”的问题,我们也希望企业方也积极吸收企业外的专家作为正式代表参与谈判,以形成协商双方平等真谈的新机制来提高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质量。

(四)改革新形势下劳动争议的处理机制,以求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正高效

新形势下,我国原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正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当前必须双管齐下来解决它的问题。其一是将劳动争议的调解平台上移,以根本解决基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不力的现象。上海目前正在全市范围内努力推进企业的上级部门和街道(镇)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作,实践证明它是有效的。其二,必须尽快地改革现有的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体制,建议探索“或裁或审,各自终局”的办法,以解决诉讼成本高和诉讼周期长的弊端。

(五)加大劳动法律的监察监督力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今年七月至八月,上海市劳动检察总队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联合组成50多个执法监督检查小组,出动劳动检察员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近万人次,对3464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大规模的劳动检察和监督,纠正了大量的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动,有力地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践证明,各级劳动部门和工会携手监督检查是进一步优化劳动法律执法环境和营造良好的用工秩序的有效举措,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同志们,当前,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它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要坚持在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政府、工会、企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1598f5dc3b0a03ca6864a603dab163b

数据库系统概论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据库系统概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据库系统概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7cdba9e897efbadf8fd158ee5ce3f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