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标准之争的背后,是中国奶源质量下降、常温奶畸形发展的现实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奶源质量连年下降乳品标准争议再起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奶源质量连年下降乳品标准争议再起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e9aa6a05301d7c7daacd412f7db1959
奶源质量连年下降乳品标准争议再起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乳品新国标再起波澜。过去一周,颁布实施已经一年的生乳国家标准,引来公众强烈关注。
起因是6月15日,在福州举行的“南方巴氏鲜奶发展论坛暨海峡两岸奶业研讨会”上,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素有“中国奶业第一炮”之称的王丁棉再次炮轰乳业新国标,“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则针锋相对地认为,乳业新国标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如果执行更高标准,七成奶农将杀牛。
行业内部的不同意见在网络和媒体上发酵,乳业新国标争议也由此令更多的人感到迷惘。乳业新国标是否需要立即修订?中国乳品质量到底怎样?乳品行业又该走向何方?
这场争议的焦点是生乳标准。在网络上,很多人站在王丁棉一方。那达木德站出来称生乳标准降低是从国情出发保护奶农,并不会损害民众健康,换来了一通痛骂。湖南红网6月23日一篇评论的观点颇有代表性:“又是‘国情’,又是‘奶农’,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脸皮厚得令人啧啧称奇。”
与1986年的《生鲜乳收购标准》相比,生乳新国标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下限从2.95克降到2.80克,新西兰则为3.8克,欧美国家也多在3.2克以上;菌落总数上限统一规定为每毫升生乳200万个,高出美国、欧盟等标准一个数量级。而原有标准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不超过50万个。
早在2008年,五年前取代《生鲜乳收购标准》的《鲜乳卫生标准》第一次修订,菌落总数上限已改为200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生乳标准在征求意见阶段曾经参照发达国家标准,提出设置反映牛群乳房健康状况的体细胞指标。但这一指标最终被舍弃。
中国的奶牛养殖多在北方,乳业大企业,如蒙牛、伊利、三元,也多来自北方;除光明等少数企业,南方的乳企大多规模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生乳标准之争反映出北方“乳业寡头”与南方乳品行业的利益分歧。
6月22日,王丁棉对财新《新世纪》表示,“这一奇怪的标准,最终将带来少数乳业寡头的垄断。”
据他介绍,南方地区生乳多符合2.95克/100克的蛋白质含量标准,细菌总数也基本能控制在50万以内,甚至大部分可以控制到20万。
北方地区的情况则相当糟糕。卫生部曾援引农业部调查结果称,2007年和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低于2.95克/100克的比例分别达75%和90%。此外,中国奶牛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养殖水平低造成生鲜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
与网络和媒体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之声不同,专家中支持生乳新国标的不在少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王丁棉的看法对网民有很大的“诱导”作用。他表示,卫生部2010年出台的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有成千上百条指标,不能因为生奶标准指标的降低就以偏概全。而且,生乳标准并不适用于即食生乳。该标准所指的生乳,均需经过加工才可食用。蛋白质含量虽低,并不影响食用安全;菌落总数相对较高,经过超高温灭菌之后也完全可以达到食用标准。陈君石指出,巴氏奶、常温奶或者奶粉这三项常见的成品在新国标中均有各自的质量标准,因此,生奶标准的降低,并不影响最后成品质量的合格与否。
他认为生乳新国标,是目前中国奶农可以达到的标准。若盲目制定高标准,将导致奶农铤而走险,出现类似添加三聚氰胺的事件。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利国持类似态度。他认为,中国乳品产业仍处于落后状态,把国家标准盲目做高,也是白做,应当实事求是地承认差距,“免得逼良为娼”。
当然,杨利国指出,由于生乳标准降低,原料变差,生产出的成品自然“不够好”,营养、口味都会差一些。
在王丁棉看来,“生乳标准如此之低,奶农的养殖水平无法提高”。此外,他认为造假和降低标准是两回事,造假依靠行业监管体制的完善,取决于验收标准,而非生产标准。
实际上,卫生部出台乳品新国标的前后,王丁棉和部分乳业人士已经多次出言抨击,媒体上对相关争议也有过密集报道。如今,生乳新国标对南方乳企和整个中国乳品行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目前,中国北方地区以生产常温奶为主,即超市常见的箱装奶,通过135-152摄氏度范围内超高温杀菌等热加工工艺制成,在常温条件下能保质相当一段时间。南方地区主产巴氏奶,巴氏奶属于低温杀菌奶,需要优质原料,加工过程耗能低,以袋装、新鲜为特点,需低温储存,即开即食,保存时间较短。
王丁棉认为,生乳新国标显然偏向北方乳产区。常温奶对生乳质量要求不高,北方乳品企业也因此可以收购更多的原料奶,进一步抢占南方地区的乳业市场,这完全是劣币驱逐良币。“常温奶畸形发展的背后,有极其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他说。
按照那达木德掌握的数据,中国市场上的液态奶中,常温奶约占七成,巴氏奶仅占三成。而根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副所长王加启发表于2011年第2期《中国畜牧兽医》的文章,上述比例分别为高于八成和不足两成。
无论如何,常温奶占据大半河山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与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2000年之后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此前,中国常温奶比例仅为10%。
在发达国家,消费者买的基本上都是新鲜、经济的巴氏奶,易保存的常温奶则被用于部队驻军的战略物资等。所谓巴氏奶,是利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65年发明的72-85摄氏度范围内低温灭菌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可最大程度保留牛奶的活性蛋白质和营养成分。
陈君石分析,常温奶在中国形成巨大市场份额有三个原因。一是乳业加工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具备大规模生产常温奶的能力;二是市场需求,中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乳品消费能力巨大,易于运输、保存时间长的常温奶更易于销售;三是中国奶源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而这些地区的奶源生产一般供大于求,需要将成品远销南方地区。
更多的乳品行业专家,对中国市场上常温奶比例畸高的现状极为担忧。王加启在前述文章中指出,“超高温灭菌乳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无论从品质还是从能耗上看,这种结构都是一种失衡;失衡的结果是消费者不能喝上较有营养、而且价格低廉、低耗环保的液态奶产品,更长远的风险是‘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愿望可能被延缓。”
杨利国教授也主张大力发展巴氏奶,否则消费者“花大价钱买差奶”。但他指出,巴氏奶更适合当地养殖、当地加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这一路径,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可行性较小。
王丁棉呼吁,国家应提高常温奶的税收,抑制其发展,并严厉打击言过其实的奶品广告。在他看来,政府应将倾斜大棒挪向乳业生产落后的南方地区,解决北方主产区的奶源过剩问题。
王加启则主张,无论如何应避免牛奶的过度加热。如欧盟国家规定,生产巴氏杀菌乳时,因为热加工而产生的副产物糠氨酸不能超过8毫克/100克乳蛋白质;生产超高温灭菌乳时,因为热加工而产生的副产物乳果糖不能超过600毫克/升。这两个指标是判断液态奶过度热加工有效而简明的指标,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用。
对于乳品标准引发的争议,主管部门其实心中有数。6月20日,卫生部通报食品安全工作进展时称,将选择部分省份开展乳品国家标准的跟踪评价。
(责任编辑:牛刀)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广播电视奖项及评奖标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广播电视奖项及评奖标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4210651fa3a78355ac9f5101bb2c61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业务查询耗时质量问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业务查询耗时质量问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79e68d755ecdc53367789daeec4d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