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是指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有效期。那么治安处罚拘留可以提前出来吗?治安处罚超过追究期限怎么处理?针对这几个问题下面树图网小编为大家答疑解惑,欢迎大家阅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治安处罚超过追究期限怎么处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治安处罚超过追究期限怎么处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f2e56093f868d4c199cc53af6f797db
治安处罚超过追究期限怎么处理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治安处罚拘留不可以提前出来的。
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除非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才可以不执行拘留,提前释放。但按法律规定,治好病后剩余的未执行日期仍然要继续执行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治安案件即使是超过办案期限,只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都应当给予处罚。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公安机关办案期限最长六十日的规定是公安机关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体现,该规定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依法及时打击违法行为,防止公安机关滥用治安管理职权,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因客观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公安机关不能因已超过法定办案期限就不再调查取证和作出处理决定。而超过追究时效的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如果处罚了,就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因此引起的行政诉讼,诉讼的结果势必被依法撤销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因此,两者明显的区别是:超过办案期限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仍应当追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超过追究时效的则不能追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