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了解,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决定从2015年4月起正式启动大肠癌筛查,并作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予以推进。首轮筛查3年,预计覆盖210万26至65岁社区居民民。重点筛查有便血、脱出、疼痛、痔疮等有肛肠疾病突出症状的市民。下文是相关详细内容,欢迎阅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广州首轮大肠癌筛查于4月启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广州首轮大肠癌筛查于4月启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cc821040204068872f9a26824a5b3ba
广州首轮大肠癌筛查于4月启动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广州市卫生和计生委近日发布消息称,大肠癌成为广州人癌症的“二号杀手”,平均每天有7.5人新诊断为大肠癌,成为中国大肠癌高发区。据悉,今年2月,广州市卫计委正式启动大肠癌筛查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市210万50至74岁市民进行免费筛查。作为广州市肛肠学科领域的专科医院,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广州东大肛肠医院也正式启动了大肠癌筛查项目。
家住越秀区28岁的陈小姐,最近被确诊为直肠癌中期。她说这次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病,自从去年发现便血症状后,一直是当作痔疮,平时也不怎么发作,难受时自己去药店买药也就过去了,没想到自己的病情原来这么严重。
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市民不知道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广州已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更不知道便血是肠癌的警惕信号。因痔疮而忽视直肠癌的并非个案,陈小姐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典型代表。
根据疾控中心死因和肿瘤监测科统计数据显示,大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广州的发病率为34/10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每年广州市户籍居民中有约2700人新诊断为大肠癌,平均每天有7.5人。
大肠癌早期的症状主要是便血,极其容易和痔疮的症状混淆,导致市民麻痹大意。目前临床发现的大肠癌患者约有86%为中晚期,治疗效果差,生存率低,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68%,而早期大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专家介绍,大肠癌多数由便血、肠息肉、腺瘤演变而成,这个过程平均需要7~15年时间,这就为早期发现和治疗大肠癌提供了有利机会。
目前大肠癌筛查有成熟的筛查技术路线、早发现治愈率高、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据了解,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决定从2015年4月起正式启动大肠癌筛查,并作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予以推进。首轮筛查3年,预计覆盖210万26至65岁社区居民。重点筛查有便血、脱出、疼痛、痔疮等有肛肠疾病突出症状的市民。
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便秘、腹泻、痔疮等症状的市民应该积极参与此次公益检查活动。
原标题:广州政府呼吁市民及早免费筛查大肠癌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00cb8253882a4767a368eba7540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