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思维导图

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深知 浏览量:02023-03-08 12:04:2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思维导图

法律上面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会相对轻一些,比如不满14周岁的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事实上,生活中存在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除了未成年人自身没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之外,还存在很多成年人钻法律的空子,故意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那么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树图网小编将通过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a55642482892001112aa237006d7e44

思维导图大纲

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教唆未成年犯罪判多久

刑法第29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章第三节共同犯罪中,是对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如何进行处罚的一般原则。其中,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前提条件亦是教唆人行为已经成立教唆犯,即排除了教唆者成立间接正犯的情况。换句话说,如果教唆者的行为成立的是间接正犯,就不应再依据此条规定对其进行处罚了。比如,教唆15周岁的人进行盗窃,在盗窃数额达到犯罪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15周岁人显然不成立盗窃罪,而教唆者却无疑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此时,不成立共同犯罪,刑法只能视教唆者本人实施了盗窃行为,对教唆者径行依照盗窃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与第29条无关了。

二、教唆罪要有证据吗

教唆犯犯罪成立条件必须有以下两点条件:

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

2、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于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不能认为是教唆犯。

三、教唆犯和间接正犯区别

主要区别:间接正犯不一定是属于共同犯罪,而教唆犯是属于共同犯罪的种类。

1、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已的犯罪目的的人。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其次作用,那么就是从犯。

2、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就是胁从犯(有教唆行为人的不可能是胁从犯,因此原则上,教唆犯不可能是胁从犯)。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走进法治天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走进法治天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走进法治天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a3ce1e6c7b97aa78ea83611fe016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二中的落实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二中的落实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二中的落实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42b8bec49faf788f98432970d3889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