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内容:进行区分关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把握的呢?存在着怎么样的一个要件问题,那么在进行区分的时候,下文树图网小编以案例进行分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是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是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ec4dad6e8510a233b9762d6d7abc567
是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黄某与李某在某中学门口,拦住放学回家的中学生甲,威胁叫其拿钱出来,否则就要挨打,甲因害怕,便任由黄某和李某搜身。黄、李二人在李某身上只搜出五角钱,二人见钱少,又将钱还给甲,并让其离去。
本案中,对于抢劫犯罪的事实毫无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犯罪的停止形态是属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还是犯罪既遂?
第一种意见:该抢劫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形态。本案中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并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行为人将五角钱还给了被害人,是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自认为当时本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具有了犯罪中止最基本的特征—“自动性”,故构成犯罪中止。
第二种意见:该抢劫犯罪属于犯罪未遂形态。本案中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暴力胁迫、搜身等手段(即已经有了实行行为),但由于抢劫对象身上只有五角钱,太少了(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又将钱还给被害人,让其离开(导致犯罪处于未得逞而停止的未完成形态)。
第三种意见:该抢劫犯罪属于犯罪既遂形态。本案中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抢劫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犯罪的完成形态。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的方法劫得的五角钱已经脱离被害人的实际控制,转为行为人的占有状态,损害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的结果已经发生。虽然行为人嫌钱少,又还给了被害人,但属于行为人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其次,对于抢劫罪的未遂情节的认定,应当依照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既遂、未遂和对抢劫罪的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的经验来确定。由于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财产权与人身权。因此,在不能片面强调保护某一方面的同时,还应考虑犯罪人的主要目的以及刑法将该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章中所表明的主要客体—财产权,给予具体分析:对于一般抢劫犯罪,应以是否取得财物作为区别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劫取了财物而侵犯人身权利轻微的,应为抢劫既遂;没有劫得财物,也未造成侵犯人身权利后果的,为抢劫未遂。
综上,笔者认为,本案中行为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未遂的构成条件,属于未遂的犯罪形态。
■ 犯罪既遂的四种类型
■ 轮奸犯罪中的既遂与未遂问题
■ 犯罪既遂的标准有哪些
■ 放火罪的既遂和未遂认定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5、犯罪未完成形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5、犯罪未完成形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ac89e5d9b117aa08f34163c5e5fd6e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3a65c3defeb87004aa1c7c846526e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