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思维导图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花房姑娘 浏览量:02023-03-08 12:53:4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思维导图

在平时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们,可能因为人生观或者价值观不正确,导致自己做出了一些犯罪的事情,对于这种行为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所以要注意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那么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决?下面树图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0a331cb9de6f6b12ab4dd1643c58cee

思维导图大纲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如何判刑

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各国有无罪说、不罚说和折中说之分,目前各国立法例多采取对中止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做法。

我国刑法对中止犯采取必减免主义。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当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对犯罪中止行为的肯定和鼓励。

二、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区别有哪些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

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

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者未造成损害的应免予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犯罪未遂只是可以减轻或者从轻处罚。

三、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十四条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用户和权限管理概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用户和权限管理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用户和权限管理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0fd9dec890568fab54d31bd8001701a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 第10课 主再临与末世的预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9f757ed86ed6f708497e92e27601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