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思维导图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心奴 浏览量:32023-03-09 02:01:2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思维导图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辩护词应当包括被指控的犯罪、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的情节、量刑建议等内容。一个好的辩护人,能给与当事人很多帮助。更多关于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树图网小编就为您来解答这个疑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34072fa5691a9a4a98439a0583bfdf5

思维导图大纲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未成年人寻衅滋事辩护词要包含哪些内容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辩护词应当包括被指控的犯罪、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的情节、量刑建议等内容。一个好的辩护人,能给与当事人很多帮助。

二、寻衅滋事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1、主观特征上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以满足耍威风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为动因,以破坏社会秩序为目的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犯罪动机多种多样。

2、客观上不同。寻衅滋事罪表现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抢劫罪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3、客体上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三、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界限

三者都是破坏公共秩序的犯罪,但存在明显区别。

1、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不同。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后二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后两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安保公司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安保公司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安保公司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52dd3bb37d47db399507e43ac4ea1ed

结题总报告内容结构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结题总报告内容结构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结题总报告内容结构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bbb6c13b951dcd995c9694145bd35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