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刑法224条是真的吗思维导图

刑法224条是真的吗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我养你 浏览量:52023-03-09 02:41:2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法224条是真的吗思维导图

对于我国刑法在进行规定处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因素来进行处理,并且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形,那么他有哪些规定?接下来树图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刑法224条是真的吗问题的解答,带着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224条是真的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224条是真的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a2543072510f1dd9fb3b83cf3cdaa2

思维导图大纲

刑法224条是真的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刑法224条是真的吗

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合同欺诈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欺诈人是否为一定的行为,可以分为积极的欺诈和消极的欺诈;根据欺诈行为是否由合同当事人所为,可以分为合同相对人的欺诈和第三人的欺诈;根据欺诈的内容,可以分为合同主体的欺诈、合同条款的欺诈、合同标的物欺诈、合同履行的欺诈,等等。欺诈行为一旦符合法定的主客观要件,跨越了民事行为的界限,便进入刑法调整的领域,构成犯罪行为。

(二)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本罪也往往同民事欺诈行为交织在一起,但是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目的不同

民事欺诈是为了用于经营,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

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即欺诈方通过商品交换,完成工作或提供劳务等经济劳动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合同的民事欺诈一般无需假冒身份,而是以合同条款或内容为主,如隐瞒有瑕疵的合同标的物,或对合同标的物质量作虚假的说明和介绍等;而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是为了达到利用合同骗取财物的目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冒充合法身份,如利用虚假的姓名、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骗取受欺诈方的信任。

(三)欺诈财物的数额不同。

(四)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

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欺诈方骗来的合同定金、预付款等,都是合同之债的表现物;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作为犯罪对象的公私财物始终是物权的体现者。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两百二十四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国共产党记录处分条例鱼骨图梳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共产党记录处分条例鱼骨图梳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共产党记录处分条例鱼骨图梳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6d0605225a88f9ef587ee5ca52ba964

优化生产流程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优化生产流程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优化生产流程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58538f32c470c5de44be1f3bc4f1c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