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73条第2款是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特定情形下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该条规定取保候审保证人怠于履行保证义务致使被告人逃匿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由于该条规定得过于原则,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颇有争议,本文略作分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承担民事责任理解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承担民事责任理解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e36fdbaeb1db38febcb1a6bc725b6ab
对取保候审保证人承担民事责任理解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保证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在本质上属于民事侵权责任,它具备侵权行为成立的独立构成要件。根据民事法律有关规定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此种情形下,保证人怠于履行保证义务导致被告人逃匿属于加害行为,被告人逃匿致使附带民事原告人不能及时追究其民事责任,已经给附带民事原告人造成了损害,此属损害事实,附带民事原告人这种损害正是由于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造成的,与保证人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说明保证人是有过错的。而被告人的民事责任源于其犯罪行为,二者在责任主体、归责原则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保证人的赔偿责任与被告人的民事责任相互并存,前者不依附于后者。被告人逃匿,刑事诉讼无法继续进行,因刑事诉讼的中止导致附带民事诉讼也无法继续进行,不影响保证人承担赔偿责任。附带民事原告人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保证人独立承担赔偿责任。可见第二种观点是不足取的。
执行机关是否追究保证人怠于履行保证义务的刑事责任也不是附带民事原告人要求保证人独立承担赔偿责任的前置程序。人民法院完全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政局的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保证人的主要义务就是为使被取保候审人不逃避,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现被取保候审人逃匿,完全可以进行举证责任倒置,将举证责任部分分配到保证人处,要求保证人对自己没有过错和被取保候审人逃匿与自己履行保证义务没有因果关系进行举证,不违反公平原则。另外,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和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要求是不同的,执行机关是否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取决于保证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有关犯罪构成要件。因此,执行机关是否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不影响附带民事原告人要求保证人独立承担赔偿责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学如何解决问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学如何解决问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b17bf503628837a34235fb7a84f5863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SpringBootWeb请求响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SpringBootWeb请求响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6ee1ff958a0c7c2fabdf9e9f8d75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