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2011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新解读思维导图

2011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新解读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旧人不归 浏览量:22023-03-16 02:54:3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1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新解读思维导图

2010年出台的《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对于刑事诉讼的证据部分考点引起的一些变动,该规定已经于7月1号生效。虽然两规定没有出现在大纲中,但是从往年的经验来看,各位同学还是需要适当关注,在此,法|律教育网授课老师将两部文件的相关条文解读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1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新解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1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新解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32aad18fd5b7afc8805762654649667

思维导图大纲

2011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新解读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司法行政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编辑推荐

2011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复习的重点

2011年司法考试《刑事诉讼法》历年考点

2011年司法考试大纲预测:刑事诉讼法如何复习

司法考试备考指南--刑事诉讼法的复习方法

第一条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属于非法言词证据。

【解读】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范围:包括供述、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

第二条 经依法确认的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解读】对于非法言词证据排除采用强制性的规定,即只要是通过刑讯、威胁、引诱欺骗方式得来的言词证据,必须要予以排除,没有裁量的余地。即使它是真实的、可靠的,(法|律教育网整理)也不能作为定案根据,没有任何的自由裁量余地。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

第四条 起诉书副本送达后开庭审判前,被告人提出其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被告人书写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告诉,由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或者其辩护人作出笔录,并由被告人签名或者捺指印。 人民法院应当将被告人的书面意见或者告诉笔录复印件在开庭前交人民检察院。

第五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法|律教育网整理)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也应当进行调查。

【解读】被告方对于非法证据可以主动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开庭前、审查起诉阶段、法庭辩论前都可以申请。启动权在被告一方。

第六条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应当要求其提供涉嫌非法取证的人员、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相关线索或者证据。

【解读】明确了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的初步责任。虽然控方承担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合法性的举证责任,但是,启动这一程序的初步责任应由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承担,以避免不负责任地随意启动对证据合法性的“审理”程序的情况。

第七条 经审查,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公诉人应当向法庭提供讯问笔录、原始的讯问过程录音录像或者其他证据,提请法庭通知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出庭作证,仍不能排除刑讯逼供嫌疑的,提请法庭通知讯问人员出庭作证,对该供述取得的合法性予以证明。公诉人当庭不能举证的,可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建议法庭延期审理。 经依法通知,讯问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出庭作证。 公诉人提交加盖公章的说明材料,未经有关讯问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的,不能作为证明取证合法性的证据。 控辩双方可以就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问题进行质证、辩论。

【解读】明确了讯问人员出庭作证问题。法庭审理中,对于有无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控辩双方往往各执一词,查证十分困难。《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7条规定明确了讯问人员出庭作证问题,这也是重要的新的规定,既避免了动辄要求讯问人员到场,也保证了讯问人员必要时就其执行职务情况出庭作证,有助于便捷、有效地查明证据取得的合法性问题。

第八条 法庭对于控辩双方提供的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到场。

第九条 庭审中,公诉人为提供新的证据需要补充侦查,建议延期审理的,法庭应当同意。 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申请通知讯问人员、讯问时其他在场人员或者其他证人到庭,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宣布延期审理。

第十条 经法庭审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可以当庭宣读、质证: (一)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未提供非法取证的相关线索或者证据的;

(二)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已提供非法取证的相关线索或者证据,法庭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没有疑问的;

(三)公诉人提供的证据确实、充分,能够排除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属非法取得的。

对于当庭宣读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应当结合被告人当庭供述以及其他证据确定能否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十一条 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公诉人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解读】明确规定法院对非法证据,特别是被告人供述的合法性有疑问时,可以要求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公诉人必须证明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是合法取得,否则就是非法。(法|律教育网整理)因此,公诉人要提交讯问笔录、播放录音录像,甚至传唤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该条文明确了应由控诉方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的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和相应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中,公诉机关承担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的职责,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所提被告人庭前供述系非法取得的线索或者证据,同样承担证明被告人庭前供述系合法取得的证明责任。在控方不举证,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则应当承担不能以该证据证明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第十二条 对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意见,第一审人民法院没有审查,并以被告人审判前供述作为定案根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被告人审判前供述取得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检察人员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被告人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第十三条 庭审中,检察人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未到庭证人的书面证言、未到庭被害人的书面陈述是非法取得的,举证方应当对其取证的合法性予以证明。 对前款所述证据,法庭应当参照本规定有关规定进行调查。

第十四条 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解读】对于物证和书证可能通过自由裁量的方式予以排除。(这也是该规定的一个重大突破)即物证、书证的取得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公正审判的,可以被排除。当然,也规定了可补正的救济。即一些技术性的违法,可以责令侦查人员去补正。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二〇一〇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深入推进“知鑫服务直通车”行动计划(2024—2026年)》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深入推进“知鑫服务直通车”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深入推进“知鑫服务直通车”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8c6d575faeddbf64435f55537f6c6a6

二年级暑假学习计划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二年级暑假学习计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二年级暑假学习计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543ba9f81928bf9847be2d4990f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