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过失杀人如何判刑思维导图

过失杀人如何判刑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此生来迟 浏览量:72023-03-16 04:55:0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过失杀人如何判刑思维导图

生命安全权是我们每个人得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保障,所以,一旦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法律一定是会严惩的,故事伤人的事情肯定是要严厉的处罚的,但是生活中也会发生一些过失伤人的情况,这样犯罪嫌疑人是没有主观动机的,接下来树图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过失杀人如何判刑的内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过失杀人如何判刑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过失杀人如何判刑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f6c8e88fb8673a0a6558b67210f699b

思维导图大纲

过失杀人如何判刑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过失杀人如何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过失杀人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

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

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虽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于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有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

2、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认为是意外事件而认定行为人无罪,而应对其以间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4、过失致人死亡后,行为人为逃避罪责又将尸体误为活人加以“杀害”以灭口的行为,不应只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一罪,而应对行为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过失致人死亡量刑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两百三十三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新质生产力解读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新质生产力解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新质生产力解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a37baa9f7798e7ee6e79684ec9b5e57

如何提升客户忠诚度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提升客户忠诚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提升客户忠诚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d32ee4f830f4f6fdc86569cf46b35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