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经济常识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小猫 浏览量:352024-06-28 15:01:52
已被使用4次
查看详情经济常识思维导图

经济常识内容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经济常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经济常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3ba967c775dbb45c076fc29cc318545

思维导图大纲

经济常识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商品

一、人类社会三种基本经济形式

1. 自然经济

自给自足

2. 商品经济

交换

前提和基础:社会分工

一共3次分工(恩格斯)

①农业、畜牧业分离

②农业、手工业分离

③商人的出现

3. 产品经济

共产主义

按需分配

二、商品含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重点:交换和劳动产品

三、商品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天生存在)

是商品的有用性或效用,是能够满足人需求的属性(自然属性)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与统一

统一:某一物品既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

对立:生产者与消费者只能得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一种属性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四、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

补充知识

交换价值

比列关系

价格

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价值↔商品

判断

商品一定有价值

商品->价值

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价值->商品

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

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

自给自足

有使用价值的一定有价值

×

自给自足

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

价值->使用价值

五、商品的价值量

1.概念

(1)商品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

(2)商品的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含义: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2)分类: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3)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考点

商品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

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

无关

六、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决定价格(奢侈品和古董等例外)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3.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关键字:指挥棒)

哪里赚钱去哪里

(2)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字:鞭策)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关键字:筛)

第二节 货币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一、货币的产生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二、货币定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有价值

货币有使用价值

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

货币时间排序

1.商朝刀币

2.秦朝半两

3.汉朝五铢

4.唐朝开元通宝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

有使用价值

没有价值

纸币、硬币、纪念币都不是商品

纪念金币是商品

三、本质

一般等价物

四、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考点: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或想象的货币

2.流通手段

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贮藏手段

它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为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不同步,赊购、预付等,如:工资

网购:优先选择支付,可以选择流通

5.世界货币

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考题

一件貂标价99999元人民币

价值尺度

小张花66元买牛肉

流通手段

文超吧两千克黄金放在保险柜十年

贮藏手段

韩国从我国进口了三千万美元的泡菜

世界货币

张晓明每月从国企领取1.5万元工资

支付手段

第三节 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在流通过程中实现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

是资本家剥削的起点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延长工作时间

2.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提升工作效率

3.超额剩余价值

对于个别而言

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改进技术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

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用 C 表示)

2.可变资本

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用 V 表示)

雇佣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补充

固定资本

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的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的对称

流动资本

指生产资本中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部分

剩余价值率

100w资金

80w设备

15w材料

5w工资

120w收益

剩余价值率=(120-100)/5=400%

只由劳动产生

按照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作用划分

不变资本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可变资本

劳动力

按照生产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划分

固定资本

劳动资料

流动资本

劳动对象

生产工具

劳动力

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深化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后果

导致并不断加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实质和根源

(1)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生产过剩

(2)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3)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出现,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危机

是周期的基本阶段

萧条

复苏

高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等方面

考点(多选题)

所有制结构

分配制度

宏观调控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主体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国有--主导→控制力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自然垄断的行业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2)长期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分配制度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公有制

工资、奖金、津贴

福利→保障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结合起来

(2)鼓励一部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

初次分配重效率(最低工资保障)

再次分配重公平(税、社会保障)

分配格局

哑铃型(穷、富太多,中间层少)

橄榄型(中间层多,穷富少)

金字塔型

分配类型

1.按劳分配(公有制,国企)

2.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

资本

股票分红/投资

技术

信息

管理

非公有制管理层

土地

房租/地租

3.按劳动成果分配(个体户)

【知识链接】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网,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社会保险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基本纲领、最大项支出

社会福利

最高纲领

社会救济

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措施

最低纲领

社会优抚与安置

对象包括现役军人、军属、退伍、复员、转业、残废军人、军烈属等特殊社会成员

特殊纲领

社会互助

慈善、公益等

补充纲领

二、产业结构

1.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

农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第二产业

对初级产品进行中再加工

工业

建筑业

钢铁业

采矿业

第三产业

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流通部门

服务部门

科、教、文、卫、体

国家机关

2.优化产业结构

(1)“三农”问题

第一个飞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微观经济

亚当斯密

经济人假设

人都是最求利益最大化的

第一节 市场主体

一、含义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市场主体

市场的参与者

市场体系

宏观调控体系

二、市场主体的分类

(一)家庭

1.家庭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商品的消费者

2.家庭是市场经济中数量最多的重要主体

(二)企业

1.企业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

2.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三)中介机构

1.中介机构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

2.他们以盈利为目的,以较低的费用在企业与政府之间从事中介,可以大大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四)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又称为非盈利机构,是受国家机关领导、向社会提供纯公共物品,不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

(五)政府

政府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公共服务者和最大的产品购买者

第二节 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

又称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指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供求机制

价格机制

竞争机制

价格机制居于市场机制的核心地位

二、市场需求

(一)概念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意愿

(二)形成市场需求的两个条件

1.消费者有此需求

2.消费者有购买能力

(三)如何增大市场需求

1.降低商品的价格

2.刺激富人消费

3.寻找新市场、新人群

(四)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

1.价格

最主要,价格与需求成反比

2.偏好

与需求成正比

3.收入

与需求成正比

4.相关商品价格

(1)替代品

替代品价格越高,相关产品卖的越好

(2)互补品

商品价格越高,互补品卖的越差

5.预期

与需求成正比

(五)、需求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被用来衡量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根据需求定理,在一般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

类型

(1)需求缺乏弹性,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小

生活必需品

(2)需求富有弹性,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很大

奢侈品

2.需求收入弹性

(1)正常品: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称为正常品

需求量上升幅度大于收入增加幅度者,称为奢侈品

需求量上升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者,称为必需品

(2)劣等品: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称为劣等品

有些低档消费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增加反而减少

(六)、需求相关热词

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三、市场供给(P↓)

(一)含义

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既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二)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

产品成本

与供给成反比

商品的价格

与供给成正比

生产技术的变化

与供给成正比

政府的租税

与供给成反比

补贴政策

与供给成正比

(三)供给相关热词

1.机会成本

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3.沉没成本

收不回的成本

考点

市场类型 典型市场 厂商数量 产品差异 进退难易 竞争手段

完全竞争市场 农产品市场 无数个 无差异 无限制 价格接受者

垄断竞争市场 零售业、轻工业 很多 有差异 较容易 非价格竞争

寡头垄断市场 汽车、石油、通信、钢铁 几个 有或无差异 较难 价格竞争

完全垄断市场 钱、电、盐、水、铁路 唯一 无相近替代品 极难 价格歧视

宏观经济

第一节 经济体制

看不见的手

直接

市场

亚当斯密

看得见的手

间接

宏观调控

凯恩斯

一、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

(一)概念

1.计划经济体制,或称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

是对生产和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2.市场经济体制

是指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体制

值得注意的是

1.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都属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区别社会性质的范畴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4.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

(二)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特征

(1)平等性

(2)竞争性

(3)法制性

(4)开放性

2.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利益刺激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功能

(3)优胜劣汰功能

(4)自动调节收入分配功能

3.市场经济的缺陷

(1)自发性

有利可图,假冒伪劣

(2)盲目性

一哄而上(抢盐,抢双黄连)

(3)滞后性

高价进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一)三个“制度”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2.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二)三个“体系”

1.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是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核心)

2.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调节器)

3.健全和完善的法律体系。(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三、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方向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1.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条件,以公司制为核心的企业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1.产权清晰

出资方与企业之前财产清晰

2.权责明确

“权”,“责”分明

3.政企分开

政:宏观(裁判员,运动员)

4.管理科学

(三)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人+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

资本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不一样

(四)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的法人治理结构

1.股东大会

也叫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

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的董事组成,是公司的法人代表

决定全局的重大生产经营决策,任免公司的经理等

3.监事会

监事会是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公司的常设监察机构,执行监督职能

监事不得兼任董事和经理。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

4.经理机构

经理机构是经营管理者(或经理人员)组成,对董事会负责

负责处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

一、社会总供给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二、社会总需求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通货膨胀

实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秩序混乱,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社会稳定

通货紧缩

实质: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原因: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下跌,影响企业与投资的积极性,市场销售困难,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失业率上升

第三节 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

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

二、宏观调控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主要目的

2.充分就业

有劳动能力,有意愿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失业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产业结构

3.周期性失业

大环境

4.季节性失业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财政、货币、价格等)

2.法律手段

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3.行政手段

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工商、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采取措施)

4.计划手段

投资规划、招商引资规划、配额制度等

5.道德手段

倡导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财政政策

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1.财政收入:包括四个部分:税、利、债、费

比例最大/强制、无偿、固定

2.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养老金、农产品补贴

3.财政政策的种类: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适用时期:经济衰退时(经济萧条、经济不景气、内需不足)

具体措施

两个增加: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补贴

一个减少:减少税收

紧缩性财政政策

适用时期: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投资过热)

具体措施

两个减少:减少支出、减少补贴

一个增加:增加税收

五、货币政策

1.含义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2.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买卖国债(用的最多)

增发国债

减少流通货币

紧收国债

增加流通货币

(2)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效果最好,影响最大

(3)调整再贴现率

(4)利率政策

(5)汇率政策

补充知识

利率

提高利率有利于鼓励存款、减少贷款,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

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经济过热,央行可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消费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

3.货币政策的类型

扩张性货币政策

经济衰退时(经济萧条、经济不景气、内需不足)

三个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

一个买进:有价证券

紧缩性货币政策

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投资过热)

三个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

一个出售:有价证券

第四节 经济学名词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3.社会总供给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1 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4.社会总需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 1 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

5.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 CPI 的>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

6.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0.4是警戒线

7.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

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越大,代表越穷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8e611cbd17530680b7cbae746d31d64

数字化转型与多种技术融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字化转型与多种技术融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字化转型与多种技术融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71297bbdcc0bbf7eb604b58f36c6a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