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医学《临床学》血液检验思维导图

《临床学》血液检验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G. 浏览量:42022-11-08 21:48:3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临床学》血液检验思维导图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临床学》血液检验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临床学》血液检验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a8e576ec8339fdac009e48a78622206

思维导图大纲

临床学血液检验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血型与输血

红细胞ABO血型系统

1、概述

1.1、ABO抗原的遗传位点在第9号染色体的长臂3区4带,显性基因A、B,隐形基因O。6种基因型:OO、AA、AO、BB、BO、AB;4种表现型:A、B、O、AB。

1.2、5~6周胎儿红细胞已可测出ABH抗原。新生儿A、B抗原位点较成人少,一般在生后18个月时才能充分表现出抗原性,但抗原性也仅为成人的20%。此外abh抗原频率亦随种族而不同。所谓h抗原是形成AB抗原的结构基础。

1.3、ABH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积液。这些可溶性抗原又被称为血型物质。

1.4、血型物质意义

① 测定唾液血型物质可辅助鉴定血型。

② 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有助于检查免疫性抗体,鉴别抗体的性质。

③ 检查羊水可预测胎儿ABO血型等。

2、ABO系统抗体(新生儿抗体不全,反定型没用。)

2.1 类型

天然抗体(完全抗体、盐水抗体):在没有可察觉的抗原刺激下而产生的抗体。

以IgM为主。

免疫性抗体

IgM

IgG(主要)

IgA

2.2 抗A和抗B可以是任意抗体,但主要是IgM,而O型血清中以IgG为主。

2.3 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的区别:

① 天然抗体能被血型物质中和,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

② 天然抗体在盐水中能与相应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凝集,而免疫性抗体则不能。

③ 天然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而免疫性抗体则能通过胎盘。

3、ABO血型系统的亚型

A亚型:最多见,主要有A1和A2,占全部血型的99.9%,其他A亚型(A3、Ax、Am)为少数。

B亚型(B3、Bm、Bx):比A亚型少见,临床意义不大。

3.1 A1、A2亚型鉴定方法

作ABO血型鉴定时应加入O型血清,以防止亚型误定型。

A1亚型的红细胞上具有A1和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

A2亚型红细胞上只有A抗原,其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抗A1抗体。

3.2 A1、A2亚型鉴定的意义

防止误定亚型

4、ABO血型鉴定

4.1 盐水凝集法

4.1.1 分类

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抗体找抗原)

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抗原找抗体)

4.1.2 方法

试管法

玻片法

4.1.3 方法学评价

① 玻片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查,但反应时间长。

② 试管法:适用于急诊检查。

4.1.4 玻片法凝集结果判断

4.2 凝胶微柱法

在凝胶微柱介质中发生凝集反应,血型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5、质量控制

5.1 抗A、抗B和抗AB标准血清条件:

① 均采自健康人。

② 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

③ 效价:我国标准抗a和抗b血清效价均在1:128以上。

④ 亲和力:我国标准要求抗a对a1、a2及a2b发生反应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分别为15秒、30秒和45秒;抗B对B型红细胞开始出现凝集的时间为15秒。凝集强度为3min时,凝块不小于1㎜²。

⑤ 冷凝集素效价:在1:4以下。

⑥ 无菌。

⑦ 灭活补体。

6、交叉配血法

6.1

6.2 方法分类

6.2.1 盐水配血法

① 简单快速

② 只能检出不匹配的完全抗体(IgM),不能检出不完全抗体。

6.2.2 抗球蛋白法配血法(Coombs试验)

方法学评价

① 是最可靠的确定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② 是最早用于检查不完全抗体的方法。

分类

直接抗球蛋白法:可检查受检者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致敏。

间接抗球蛋白法:可用于鉴定Rh血型及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操作复杂,不利于急诊和大批量。

6.2.3 聚凝胺法配血法

可检出IgM和IgG两种性质抗体。

原理:① 聚凝胶分子溶解后带正电荷,中和RBC表面负电荷。② 低离子强度溶液能减低RBC Zeta电位,增强抗原抗体间引力。

6.3 质量控制

① 血液标本:受血者标本要新鲜。

② 选用方法:用试管法做交叉配血。

③ 溶血现象:出现溶血,配血不合。

④ 试验温度:4~22℃。

7、ABO血型系统主要临床意义

1. 输血

2. 新生儿溶血病

3. 器官移植

红细胞Rh血型系统

(一)遗传与命名

遗传

Fisher-Race命名法(CDE),认为Rh基因位于第1号染色体的短臂上。

8种基因组合(CDe、cDE、cDe...)

36种遗传型

命名

Rh抗原命名为C、D、E、c、d、e

d抗原未被发现过

有D抗原为Rh阳性,无D抗原为Rh阴性

Rh阴性人中最常见基因型为cde/cde

(二)Rh的抗原与抗体

1、Rh系统抗原

(1)Rh抗原:与临床关系最密切5种为D(抗原性最强)、E、C、c、e。

(2)D*u(弱D):弱D抗原

(3)-D-:-D-/-D-遗传基因型只有D抗原

2、Rh系统抗体

主要为IgG

(三)Rh系统血型鉴定

1、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

2、酶介质法:木瓜酶或菠萝蛋白酶破坏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对IgG作用大于IgM。

(四)交叉配血法

由于此系统抗体为不完全抗体(IgG),故应选用酶介质法、抗球蛋白法或聚凝胺法等。

(五)质量控制

1、严格设立对照

2、控制反应条件

3、红细胞必须洗涤干净

(六)临床意义

Rh阴性孕妇第二胎 新生儿溶血

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查

(一)HLA抗原和抗体

人类白细胞上有3类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

白细胞特有抗原

与其他组织共有但也是最强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1、HLA:基因在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

4个与移植有关的基因区:

HLA-A:编码的抗原称I类抗原

HLA-B:编码的抗原称I类抗原

HLA-C:编码的抗原称I类抗原

HLA-D:又分为3个亚区,编码的抗原称II类抗原

HLA-DR

HLA-DQ

HLA-DP

HLA抗体:大部分是IgG,少数是IgM。

(二)HLA分型方法

1、淋巴细胞毒试验:常用

2、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临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

3、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为基础

基因测序为基础

(三)HLA检测临床意义

1、器官移植:DR配型能提高存活率

2、输血

3、亲子鉴定

4、疾病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血液保存液

(一)血液保存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

1、血液保存液的种类

ACD(A:枸橼酸;C:枸橼酸三钠;D:葡萄糖)

CPD(C:枸橼酸三钠;P:磷酸盐;D:葡萄糖及枸橼酸):CPD中加入腺嘌呤即为CPDA-1,能储存35d。

2、主要成分

(1)枸橼酸盐:抗凝、阻止溶血,常用枸橼酸三钠。

(2)枸橼酸:避免葡萄糖在消毒过程中焦化。

(3)葡萄糖:营养物质,延长红细胞保存时间,防止溶血;减慢有机磷消失。

(4)腺嘌呤:促进ATP合成,增强RBC放氧功能。

(5)磷酸盐:提高pH。

(二)贮存温度和时间

输血与输血反应

(一)输血

1、输血适应症主要有:出血、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凝血障碍。

2、输血种类与选择

(1)全血:全血中血小板和白细胞引起的抗体,可引起输血反应。

(2)成分输血:疗效高,反应少;合理应用血液成分,经济。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1、电阻抗法血细胞计数原理(库尔特原理):

将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的细胞悬液置入不导电的容器中,将小孔管(传感器)插进细胞悬液中,小孔管内充满电解质溶液,并有一个内电极,小孔管的外侧细胞悬液中有一个外电机。当接通电源后,位于小孔管两侧的电极产生稳定电流,稀释细胞悬液从小孔管外侧通过小孔管壁上宝石小孔(直径<100um,厚度约75um)向小孔管内流动,是小孔感应区内电阻增高,引起瞬间电压变化形成脉冲信号,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由此得出血液中血细胞数量和体积值。

2、白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2.1 三分群:根据电阻抗原理,将体积为35~450fl的白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35~90fl 小细胞区:淋巴细胞等

90~160fl 中间型细胞区: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

>160fl 大细胞区:中性粒细胞等

2.2 五分类计数原理(VCS)

2.2.1 利用电阻抗法原理测量细胞体积(V)

2.2.2 利用电导(C)技术测量细胞内部结构:

利用高频电磁探针测量细胞内部结构,根据细胞核和细胞质比例、细胞内颗粒大小和密度来识别体积相同,但性质不同的两类细胞群体,如小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2.2.3 利用光散射(S)技术测量细胞形态和核结构:

利用激光照射进入计数区的每个细胞,根据散射光角度(10°~70°)的不同提供每个细胞形态核结构信息来鉴别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3、白细胞直方图

3.1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在35~450 fl范围内将白细胞分为3群,左侧峰又高又陡为淋巴细胞峰,最右侧峰又低又宽为中性粒细胞峰,左右两峰间的谷区较平坦为单核细胞峰。

3.2 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部分原因

淋巴细胞峰左侧异常: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未溶解红细胞、疟原虫、冷凝集蛋白、脂类颗粒、异形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型淋巴细胞

单个核细胞峰抬高增宽:原始或幼稚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多

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异常: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峰右移、抬高、增宽: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

直方图多区异常:以上多种原因引起

4、红细胞直方图

4.1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

在36~360 FL范围内分布两个细胞群体,从50~125 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 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当红细胞体积大小发生变化时,峰可左移或右移,或出现双峰。

4.2 红细胞直方图在贫血中的应用

① 小细胞性贫血

(1)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 FL,波峰在75 FL处,基底较窄,为小细胞低色素均一性图形,见于轻型地中海贫血。

(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主峰左移,分布在55~100 FL,波峰在65 fl处,为小细胞低色素和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缺铁性贫血。

(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显示双峰,小细胞峰明显左移,波峰在50 FL处,大细胞峰顶在90 FL处,基底较宽,为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图形,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时。

② 大细胞性贫血

(1)RDW正常:红细胞主峰右移,分布在75~130 FL,波峰在100 FL处,为大细胞性图形,见于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基底增宽,分布在75~150 FL,波峰在105 FL处,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峰右移,出现双峰,以100 FL处峰为主,为大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初期。

③ 正细胞贫血

(1)RDW正常:红细胞分布在55~110 fl,波峰在88fl处,为正常红细胞图形,见于慢性病贫血、急性失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发育不良。

(2)RDW轻度增高:红细胞分布在44~120 FL,波峰在80 FL处,为红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血红蛋白异常、骨髓纤维化。

(3)RDW明显增高:红细胞分布在40~150 FL,波峰在90 FL处,为红细胞不均一性图形,见于早期或混合性营养不良。

5、血小板直方图

5.1 在2~30 FL范围内分布,呈左偏态分布,集中分布于2~15 FL内。当有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聚集血小板时,直方图显示异常

6、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PDW增大:鉴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PDW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7、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LFR)和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HFR)[I型和II型属于HFR,III型,IV型属于LFR]

骨髓移植:网织红细胞计数是监测骨髓造血恢复的重要参数,通常移植成功后网织红细胞比白细胞提前3~4天增高,HFR增高提示有较多未成熟细胞从骨髓进入外周血,故HFR变化比网织红细胞计数变化具有更重要意义。

贫血:溶血性贫血时Ret、LFR、HFR明显增高;肾性贫血时HFR上升、LFR下降Ret正常。

放化疗:长期化疗导致网织红细胞亚群发生变化HFR、MFR减低早于LFR骨髓恢复时HFR、MFR又迅速上升。

8、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MI)

RMI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白血病、真性红细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RMI减低:提示骨髓衰竭和造血无效,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白细胞检查

1、概要

1.1 粒细胞

1.1.1 粒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增殖发育约需10d。

1.1.2 成熟粒细胞进入血液中约存6~10h,然后进入组织或体腔内。

1.1.3 粒细胞在组织中可行使防御功能1~2d,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进行更新的粒细胞约有10%。

1.1.4 根据粒细胞群发育阶段,人为地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和边缘池等(顺序不能颠倒)。

① 分裂池(骨髓):具有分裂能力。

② 成熟池(骨髓):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

③ 贮备池(骨髓):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成熟粒细胞贮存于骨髓,在贮备池中停留3~5d,数量为外周血5~20倍。

④ 循环池(外周血):成熟粒细胞一半随血液循环,白细胞计数就是计数的循环池。

⑤ 边缘池(外周血):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另一半进入边缘池,粘附于静脉血管壁。循环池和边缘池保持动态平衡。

1.1.5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边形、粘附作用以及吞噬、杀菌作用。

1.2 单核细胞

1.2.1 单核细胞大部分粘附于血管壁,少数随血液循环,在血中停留3~6d后即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吞噬细胞,寿命可达2~3个月。

1.2.2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功能(病毒细菌)、吞噬和清理功能(衰老细胞、凝血因子、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功能,还参与杀菌、免疫和抗肿瘤作用。

1.3 淋巴细胞

1.3.1 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1.3.2 B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20%~30%,经过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1.3.3 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占淋巴细胞总数60%~70%,寿命很长,数月至数年。被抗原致敏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免疫。

1.3.4 此外还有少数NK细胞、N细胞、D细胞。

2、白细胞计数

2.1 方法学评价

血液分析仪法某些人为因素(抗凝不佳、病理情况如有核红、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

人工法属于参考方法

2.2 质量控制

① 与红细胞比较: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白细胞=(500~1000):1。

②与血涂片白细胞分布密度一致。

2.3 参考值

成人:(4~10)×10*9/L

新生儿:(15~2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3.1 方法学评价

显微镜分类法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

血液分析仪分类法是白细胞分类和筛查首选方法,但不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3.2 质量控制

3.2.1 影响分类计数准确性的因素:

① 细胞分布不均:尾部中性粒多、淋巴少;单核均匀分布;幼稚细胞在尾部和边缘;淋巴和嗜碱性粒细胞在头部和体部。“城垛”式移动可减少差异。

② 细胞辩识能力差异:杆状核和分叶核诊断标准;单核细胞与大淋巴细胞鉴别差异;染色较差的图片嗜碱粒和中性粒难以区分。

3.2.2 影响分类计数精确性因素:

白细胞总数与分类计数数目的关系

3.3 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50%~75%

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20%~40%

3.4 临床意义

3.4.1 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增多:

① 年龄变化:新生儿白细胞较高,3个月降至成人水平。婴儿期以淋巴细胞数为主(可达70%),2~3岁后淋巴细胞逐渐减低,中性粒细胞逐渐增高,4~5岁两者基本相等。

② 日间变化:白细胞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内最高值和最低值可相差1倍。

③ 运动、情绪、疼痛等。

④ 妊娠超过5个月白细胞可达15×10*9/L以上。

⑤ 其他:抽烟等。

病理性增多:

①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和炎症、组织损伤和坏死、中毒和恶性肿瘤。

② 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性疾病(真红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中性粒细胞减低:

①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时,称为粒细胞减低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② 见于某些感染(伤寒、流感等。)

③ 血液病(再障贫、少数急性白血病)

④ 慢性理化损伤(X辐射等)

⑤ 自身免疫性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⑥ 脾功能亢进(门脉性肝硬化等)

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居多,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为1:13

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5%轻度、>10%中度、>25%重度)称为核左移。

再生性左移:指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反应性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感染(化脓性)、中毒、溶血、失血等。

退行性左移:指核左移而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低者,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等。

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则为核右移,常伴白细胞总数减低。为造血物质缺乏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导致。见于巨幼贫、恶性贫血等。

3.4.2 淋巴细胞

增多:见于病毒性感染病(风疹、腮腺炎等)、慢性感染(结核)、淋巴性白血病、移植、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

减低:临床见于放化疗。

3.4.3 单核细胞

生理性增多:儿童外周血单核细胞较成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2周婴儿可达15%或更多。

病理性增多:感染(急性感染恢复期)

3.4.4 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1%~5%)

生理变化

① 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上午波动大,下午恒定,与糖皮质激素分泌有关。

② 劳动、寒冷、饥饿等降低。

病理性增多(外周血>0.5×10*9/L):

① 寄生虫病

② 变态反应性疾病

③ 皮肤病

④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⑤ 某些恶性肿瘤:肺癌等

⑥ 某些传染病

⑦ 其他、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病理性减少

① 伤寒

其他应用:

① 观察急性传染病、手术、烧伤的预后:肾上腺皮质有促进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当急性感染如伤寒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减低,疾病恢复期时嗜酸性粒细胞又增多。

② 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

正常情况下,注射ACTH(促..)或肾上腺素后,嗜酸性粒细胞比注射前应低50%以上。

4、白细胞形态检查

4.1 颗粒

中性粒细胞:量多、细小、均匀、浅紫红色

嗜酸性粒细胞:粗大、均匀、鲜橘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最少、不均、蓝黑色、常覆在核上

淋巴细胞:小淋巴无颗粒、大淋巴颗粒量少、粗大、不均、浅紫红色

单核细胞:最多、细小、灰尘样弥漫分布胞质中、紫红色

4.2 中性粒细胞

4.2.1 毒性变化:

① 大小不均

② 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粒细胞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③ Dohle小体:是中性粒细胞胞质因中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云雾状,界限不清,灰蓝色。

④ 退行性变: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核溶解

⑤ 空泡

临床意义:与核左移类似。

4.2.2 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常在5叶以上,临床意义见于巨幼贫,与核右移类似。

4.2.3 棒状小体(Auer):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细杆状物质一条或多条,见于急性白血病,尤其是颗粒增多型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症状)

4.2.4 Pelger-Huet畸形:肾形、哑铃形

4.2.5 Chediak-Higashi畸形:紫蓝色

4.2.6 Alser-Reilly畸形

4.2.7 May-Hegglin畸形

4.3 淋巴细胞

4.3.1 异型淋巴细胞(胞体都不规则、染色深蓝,正常淋巴是偏蓝)

分型

I型(空泡型):包浆有空泡、泡沫状

II型(不规则型):胞体大、外观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

III型(幼稚型):有核仁

临床意义

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

4.3.2 卫星核淋巴细胞:胞质中主核旁出现小核,见于放射线损伤。

4.4 浆细胞

形态:核偏位、车轮状,包浆灰蓝色、泡沫状空泡。

临床意义:外周血出现浆细胞,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弓形体病、梅毒、结核病等。

红细胞检查

1、概要

1.1 晚幼红细胞通过脱核成为网织红细胞,这一过程在骨髓中进行,约72h。

1.2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120d,衰老细胞在脾破坏,分解为铁、珠蛋白和胆红素。

2、血红蛋白(Hb)

2.1 血红蛋白分子由色素部分(亚铁血红素)和蛋白质部分(珠蛋白)组成。

2.2 99%的铁原子呈Fe²+状态(还原Hb),1%为高铁血红蛋白。只有Fe²+状态的Hb才能与氧结合,称为氧合血红蛋白。

2.3 血红蛋白的合成受激素的调节:

①红细胞生成素(促进δ-氨基-γ酮戊酸生成和铁的利用,从而促进血红素Hb的合成)

②雄激素(促进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2.4 在人体生长各期,Hb种类与比例不同。

2.4.1 妊娠第8周,γ链合成最高峰,形成HbA(α2β2)。

2.4.2 出生后3个月,HbA逐步占总量95%以上,成人后98%以上。

2.4.3 出生后HbA2(α2δ2)占Hb总量的2%~3%。

2.5 血红蛋白测定

2.5.1 原理:血液中血红蛋白以各种形式存在,包括氧合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衍生物。HICN测定法不能测定硫化血红蛋白(SHb),540nm处有吸收峰。

2.5.2 方法学评价

HICN法为ICSH推荐参考方法。

SDS法:无公害。

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精确1%。

2.5.3 质量控制

① 样本:高蛋白质、高血脂、白细胞计数大于30×10*9/L,干扰Hb测定。

② 采血部位:静脉血比毛细血管血低10%~15%。

2.5.4 参考值

成年男性:120~170g/L

成年女性:110~150g/L

2.5.5 生理性变化:与红细胞相似。上午七点为高峰,随后下降。

2.5.6 病理性变化:和红细胞相似。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浓度不一定正确反应全身红细胞的总容量,和血液浓度有关(输液后、失水后都不准)。

发生大细胞性贫血(Hb浓度相对偏高)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Hb减低,红细胞计数正常)时,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浓度不成比例。

3、红细胞计数(RBC)

3.1 手工法误差原因:

①样本:血液发生凝固。

②操作:稀释、充池、计数不规范。

③器材:微量吸管、计数板不标准。

④固有误差(计数域误差):本身细胞分布不均。

3.2 血液分析仪法:电阻抗计数法变异系数为2%,手工法则大于11%。

3.3 参考值:

成年男性:(4~5.5)×10¹²/L

成年女性:(3.5~5.0)×10¹²/L

新生儿:(6.0~7.0)×10¹²/L

3.4 生理性变化

① 新生儿由于出生前生理性缺氧,故红细胞明显增高,较成人约增加35%,出生后逐渐下降,2个月婴儿约减少30%。

② 精神因素:兴奋、恐惧等。

③ 剧烈运动。

④ 气压:高原性地带,因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⑤ 妊娠:孕妇血浆容量明显增加使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减少。

3.5 病理性减少

① 红细胞丢失过多

② 红细胞寿命缩短(各种溶血)

③ 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

④ 生成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3.6 红细胞增多

①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继发性增多:缺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慢阻肺)

③相对性增多:血液的浓缩(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消化道肿瘤晚期)

3.7 操作方法

3.7.1 牛鲍计数板每个大方格面积1.0mm²,容积为0.1mm³(ul)

3.7.2 大方格边长误差不超过1%,盖玻片深度误差不超过2%

3.7.3 盖玻片规格24mm×20mm×0.6mm

3.7.4 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

3.7.5 两次红细胞计数相差不得超过5%,每个中方格相差不得超过20个。

4、红细胞形态检查

4.1 正常形态:双凹圆盘形、大小一致、平均直径7.2um、淡粉红色、1/3中央淡然区。

4.2 异常形态

4.2.1 大小异常

① 小红细胞:直径<6um,见于缺铁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

② 大红细胞:直径>10um,见于巨幼贫、溶血贫、恶性贫。

③ 巨红细胞:直径>15um,见于叶酸及b12缺乏导致的巨幼贫。

④ 大小不均:直径相差一倍以上,见于严重增生性贫血。

4.2.2 色素异常

① 低色素性:淡然区扩大,成为环形红细胞。见于缺铁贫、珠障贫、铁粒幼贫。

② 高色素性:淡然区消失,见于巨幼贫。

③ 多色性:同一细胞不同颜色,正常人占1%左右。见于溶血贫、急性失血。

④ 细胞着色不一:同一涂片不同细胞出现低色素、正常色素性两种细胞,又称双形性贫血,见于铁粒幼贫。

4.2.3 形态异常

① 球形红细胞:中央着色深,体积小。见于球形细胞增多症。

② 椭圆形红细胞:见于椭圆形细胞增多症。正常人约占1%,不能超过15%。

③ 靶形红细胞:中央染色较深,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珠障贫、HbC病)。

④ 口形红细胞:中央有裂缝,见于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正常人<4%。

⑤ 镰形红细胞:镰刀状、线条状,含有异常血红蛋白S。见于镰状细胞贫血。

⑥ 棘红细胞:表面有针状突起,见于β-脂蛋白缺乏症(高达70%~80%)。

⑦ 裂红细胞:为红细胞碎片,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⑧ 缗钱状红细胞:红细胞相互连接如缗钱状,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球蛋白增多)。

⑨ 有核红细胞:除1周内婴儿外,见于溶血贫、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各种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⑩ 泪滴形红细胞:见于骨髓纤维化。

4.2.4 结构异常

①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瑞氏染色后有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性RNA),见于铅中毒。

② 豪焦小体:紫红色圆形小体,临床意义和卡波环类似。

③ 卡波环:环形、8字形,常与豪焦小体一块出现。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白血病、巨幼贫、增生贫)、铅中毒、脾切除。

④ 寄生虫:微丝蚴、疟原虫等。

5、血细胞比容(压积)测定

5.1 临床意义

增高:血液浓缩(呕吐、失水、烧伤)

减低:各种贫血

是临床输血、输液疗效观察指标。

作为MCV、MCH、MCHC计算的基础数据。

5.2 操作方法(温氏法)

离心后分为5层,自上而下顺序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与有核红层、还原红细胞层(紫黑红色)、带氧红细胞层(鲜红色)。读数读还原红细胞层×0.01。

6、红细胞平均指数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铁粒幼贫、珠障贫都属于第四种)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贫血的MCV、RDW分类

RDW对缺铁贫诊断灵敏度达95%,特异性不高,可作为筛查指标。

8、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8.1 质量控制

豪焦小体、有核红、巨大血小板会使结果假阳性增高。

8.2 临床意义

① 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增多见于溶血贫、放疗化疗后。减少见于再障贫。

② 正常情况下III型占20%~30%,IV型占70%~80%,若骨髓增生明显,可出现I、II型。

③ 观察贫血疗效:给予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治疗3~5天后,ret开始上升,7~10天高峰。

④ 骨髓移植后检测:移植后第21d,Ret大于15×10*9/L,表示无并发症;小于15×10*9/L,同时伴有中性粒和血小板增高,则可能移植失败。

8.3 WHO推荐新亚甲蓝染液,染液:血液=1:1为宜。

8.4 ICSH推荐用Miller窥盘,其精度cv约为10%。

9、点彩红细胞计数

9.1 染色

碱性亚甲蓝染色颗粒呈深蓝色

瑞氏染色颗粒呈蓝黑色

9.2 临床意义

增高:各类中毒、各类增生性贫血(除再障贫之外的贫血)。【因为点彩红是幼稚细胞,肯定不能是增生性的】

10、红细胞沉降率测定(血沉:ESR)

10.1 分期

① 缗钱状红细胞生成期:约10min

② 快速沉降期:等速下降,约40min

③ 细胞堆积期(缓慢沉降期):约10min

10.2 方法学评价

手工法:魏氏法为ICSH推荐法

血沉仪法:时间短、重复性好、不受温度影响。

10.3 质量控制

『1』血浆中各种蛋白比例:大分子蛋白(纤维蛋白原、急性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使血沉加快。小分子蛋白(清(白)蛋白、软磷脂)使血沉减慢。

『2』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红细胞数量少血沉加快,数量太少减慢;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

『3』血沉管倾斜3度,沉降率增加30%。

『4』温度高血沉快,温度低血沉慢。

10.4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快:女性高于男性、妊娠血沉快、老年人血沉快。

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出现大分子蛋白,活动期血沉加快,病情好转血沉减慢,非活动期血沉正常)、组织损伤及坏死(手术、心梗等)、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

血沉减慢: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自体输血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自体输血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自体输血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4dcb94b79fe3c6067d6559f64e255cc

血液制品生产工艺和设备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血液制品生产工艺和设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血液制品生产工艺和设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fc70dfac775ec218ab60d09969259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