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数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思维导图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清水入喉 浏览量:12023-04-04 17:13:25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思维导图

模板展示了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思维导图的知识点,包含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复习铺垫为学生创设情景,并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授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学生需要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思维导图大纲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模板6篇

好的数学课件是很重要的。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树图网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们学会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

3、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借助实物操作和互助交流数数的方法,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疑

1、谈话:

新学期开学,明明的好朋友都来帮他整理书房,看,其它都弄好了,就剩下铅笔还零乱的摆在桌子上呢!

问:一共有多少枝铅笔呢?

你能帮他数一数吗?

2、板书课题:

数铅笔

二、互动解疑

1、观察图:

(1)生说一说数数的方法

(2)交流汇报

方法:可以一枝一枝地数;

可以把铅笔10枝捆成一捆一捆的数;

可以5枝5枝的数:"五、十、十五、二十……

(3)问: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数呢?

(4)请大家动手数一数。

(5)同桌互说

归纳:10个十是100

2、出示笑脸图

(1)观察数数。

问:图上一共有多少张小男孩的笑脸?

(圈一圈,数一数)

(2)谁能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3、出示点子图。

提问:这幅图又有多少点子?

圈一圈、数一数

指导:(10个一圈)

说明自己画圈与数数的方法。

三、实践运用:

1、出示计数器

认识:个位、十位、百位

动手拨数:4357

生读数

2、按要求

二人合作,一人拨数,一人读写数。

3、练习:

数方格图;

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九十五

4、数一数教室内的桌椅。

四、总结评价

数数方法;

数100以内的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3

教学内容:

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7的题目,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复习用的口算卡片(参考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制做),12个黄圆片和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题):

1、教师依次出示口算卡片,每个学生举卡片给出得数。然后变换一下题目的顺序再做一遍"。

7+47+67+5

7+77+97+8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先让全班学生举卡片回答,然后改变顺序再练一次,要求速度快一些。

7+()=117+()=137+()=12

7+()=157+()=167+()=14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1页例1。

教师出示绒板或黑板上贴好12个图片的图,接着提问:"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片?"(12个图片)

提问:"现在拿走7个(同时用虚线用起7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2-7=

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十几减9和十几减8时是怎样计算的?那么12减7应该怎样算?要怎样想?"(要先想7加几得12,因为7加5得12,所以12减7等于5。)教师对照黑板上的图,再说一遍。

教师再问:"谁能再说一说怎样算12减7等于几?"再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叫每个学生自己说一说。

然后让学生把书上例1中的两个空填好。

出示例2左边的题目:11-7=

提问:"要算11减7得多少,应该想什么?得几?"(要想7加几得11,因为7加4得11,所以11减7等于4。)

再点名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出示例2右边的题目:15-7=

提问:"这道题怎样想?"(学生答:因为7加8得15或者8加7得15都可以)学生回答后,再叫一两个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把例2填完全。然后集体订正。

2、教学例3。

让学生翻开教科书看着例3,教师提醒学生;"下面的3道题大家自己算,算的时候先要想一想,每道题减7,应该怎样想。然后把得数直接填在□里。

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可以记下来。集体订正时,让有错误的学生说得数,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共同帮助出错的学生改正。

三、巩固练习:

1、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做第1题。做之前教师说明,要先做左边的两题,再做中间的两题,最后做右边的两题。订正每一组题时,让学生说一说做这些减法题是怎样想的,它的得数能不能利用上面的加法题来得到。

再让学生做第2题。做的要求同第1题。然后集体订正。也要注意让学生把上下两道题对应起来看。

课间活动。

2、小结。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几个减法算式,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十几减7)板书:十几减7。然后指着具体的题目(如12-7和15-7),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说:做十几减7的减法题,要想7加几得被减数。

3、做练习三的第1、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订正时,可以再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带一年级三班和四班的数学课。一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大部分孩子聪明可爱,活泼好动。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但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在本学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并能认、读、写0——1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名称,并能进行设别。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加深知识的理解。

3、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篇6

教学要求: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分组活动。

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例题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角

1角=()分

3、试一试: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2)"想想做做"第4题

思考:用一种人民币怎么拿?两种呢?三种呢?

游戏:购物。("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货架:橡皮(每块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铅笔(每枝4角),自动铅笔(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请小朋友用1元钱购物,想一想,说一说,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1元=10角、1角=10分)关于人民币,小朋友们还知道什么呢?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整式的加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176f24a318dc79d5cdb198227f71b7a

整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整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整式教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bd3c75e1248dfc59c1d3cbf02216f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