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思维导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钻石心 浏览量:42023-04-06 10:07:3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思维导图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e8508bc6b009f57ff42507d572c7914

思维导图大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那么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树图网带来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

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通过"火的使用"、"原始人的生活"等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中国是人类远古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出现在地球上,并成为万物的主宰,关于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古今中外有着许多神话传说,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故事呢?

生: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等故事

展示:女娲造人的图片

师:这位同学讲的太好了,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人类对自身来源的困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展示:古猿图片

师:在漫长的岁月过程中,古猿通过劳动,逐步演变、进化成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居民呢?学完今天这一课,大家就会了解啦。

板书:课题

(二) 教师引导,自学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小节,找出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以及他们的相关信息。

生:(阅读课本后答)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师:同学们都很会读书,找的非常的准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我们的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判断出他们的生活时期的呢?

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图片

生:化石(如果学生不知道,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拓展)

展示:【社会广角】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在化石中含有一定量的14C,随着时间的流逝,14C的量也以一定的比例减少,所以通过测出化石中14C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代。(如果学生知道相关知识可直接由学生讲述)

师:在原始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制造工具,会劳动,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漫长的岁月时光中,原始人类在不断的劳动,也在不断的进化,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另一远古居民——北京人。

展示:播放视频资料剪辑《发现北京人》

师:同学们可以从视频中获取北京人的哪些信息呢?(可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合作归纳)

生:北京周口店,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群居生活,用火

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并且能够彼此间合作互助,非常好,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

展示:北京人头骨、北京人复原像、教师的个人照片

师:学习要有张有弛,下面我们来做个活动。对比一下,北京人和老师的图像,或是和身边的同学做比较,看一看远古居民和现代人在相貌上都有哪些区别?

生:(小组合作探究)眉骨突出、颧骨突出、嘴巴突出、下巴不明显等。

师: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和更久远的元谋人相比较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并且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

展示:【集思广益】猜一猜,远古居民有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火的?

生:(小组讨论)雷电森林起火、草木自燃、偶然磨蹭起火、露天煤炭自燃(这一情况学生很少知道,可结合本地煤炭资源拓展)。

师:大家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张开合理想象的翅膀,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结合实况点评学生)

师:远古居民在没有火之前是如何生活的?有了火之后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生:(如需要可讨论)没有火之前茹毛饮血,非常艰苦;有了火之后,可以吃熟食、照明、防寒、驱兽等。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师:远古居民在不断的演变、进化,我们今天所掌握的远古居民的信息,除了通过化石研究,还和考古工作者们辛勤的科研考察密不可分。比如北京人的发现。

展示: 【历史典故】 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工作开始了。经过两年的艰苦发掘,在1929年的一个冬日,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为了探明虚实,裴文中来到洞里,仔细一看,高兴极了,原来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动物化石。他顾不得寒冷,决定把挖掘工作继续下去。到12月2日下午四点,已经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渐渐暗下来,呼啸的寒风在山野吹着,洞里觉得更冷了,但人们依旧在昏黄的蜡烛光下聚精会神地工作。-

突然,裴文中高兴地喊叫起来:"是猿人!"大家围拢过来,果真发现一个猿人的头盖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还埋在硬土里。人们兴奋极了,目不转睛地盯着。这时天色越来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经急不可耐。裴文中毅然决定,继续挖下去,一直到把这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完全出土为止。(发现北京人的小故事如果有学生知道可直接由学生讲述)

师:正是由于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使更多的远古居民为我们所了解,比如山顶洞人。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投影展示的山顶洞人的相关图片信息,看一看,和北京人相比较,山顶洞人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展示:山顶洞人复原头像、骨针、装饰品

生:(可从形态方面、工具方面、生活方面归纳)

师:正如恩格斯所说"劳动创造了人",从简单的打制石器到复杂的磨制石器,通过劳动,原始人类不断进化,社会在不断的进步。

师:我们今天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远古时期的原始居民们,他们一天的生活会是怎样呢?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时空,再现原始人的生活吧。

展示:【历史再现】原始人采集图、原始人捕猎图、原始人生活图

生:(根据展示图提示,选取某一角度,可用多种形式再现场景)

师:(根据学生的再现实况,师生共评)

(三)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师:我们这节课介绍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了解了远古居民的生活信息,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之外,我国还有许多远古居民。

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

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为此感到自豪,也更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暴政的历史功绩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大泽乡起义2、秦朝的灭亡

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教学突破

秦始皇的暴政、秦二世的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和根本原因,而陈胜吴广起义又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有着较大的内在联系,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些知识,最主要的是抓住其内在联系,分析因果关系,串联知识点,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1、秦末农民起义动态图课件2、秦暴政内容的课件

学生:1、收集"焚书坑儒"的有关史料2、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却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暴政之一。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

2、讲解: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国历的功绩不可抹灭,但是她有极其残暴,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横征暴殓,而且还有严酷的刑罚,而最让人痛心的莫过于"焚书"和"坑儒"。请学生代表讲解自己收集的有关"焚书坑儒"的史料。

二、起义的原因

1、肯定学生收集的史料,告诉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破坏了人才。另外,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残酷和剥削以及严酷的刑罚。

2、组织学生阅读56页有关秦始皇暴政的辅栏内容及相关图片资料,深入理解秦暴政。

3、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死后,胡亥夺位且昏庸残暴,可补充"指鹿为马"的成语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大泽乡起义

1、讲述引导:秦二世的昏庸残暴,加速了秦的灭亡,也是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却是因为延误军期。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同学们阅读57页辅栏里的内容后就会知道大泽乡起义是怎么爆发的了。

(在教师引导下阅读教材,了解到陈胜吴广本是秦军队中的小官,但是因天气原因误了军期,无奈之下,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的动态课件,讲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我国历第一个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此开始。(看课件学生了解时间地点)

3、指图分析,告诉学生大泽乡起义后,起义军东征西战,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吴广陈胜先后被害。陈胜吴广牺牲后,农民起义继续发展,其中以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最为。

四、秦朝的灭亡

1、分析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告诉学生,继陈胜吴广之后,项羽和刘邦的队伍逐渐强大,其中项羽率部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这就是历的巨鹿之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辅栏里的史料。

2、带领学生齐读最后一部分材料的内容。(明确秦朝灭亡的时间和标志,同时也理解到秦朝灭亡就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3

【课程标准】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秦朝建立的时间,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官职。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秦朝建立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初步能力。通过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概括,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概括,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归纳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秦朝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秦始皇功绩的概括,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秦灭六国的意义。秦朝专制集权制度的内容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回忆商鞅变法与长平之战的影响,合纵与连横。

回忆发言。

讲授新课

一、"秦王扫六合"

1、1、读李白诗,分析反映的历史事实。找出完成统一的时间、都城、人。讨论: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因,师总结。讨论:统一的历史意义,生小结。

2、讨论:统一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发言,得出结论。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谈话法解决"皇帝"的称号及其权力。

2、如何治理国家?讨论后阅读教材,然后归纳,落实在书上。

3、分析理解其权力的中央集权。讨论:优与劣。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观察插图,谈发现,说明了那些问题?

2、为什么要这样做?做了后,有什么好处?

3、发言后,归纳: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谈分的影响。

仔细看图回答1、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不一致,2、秦始皇把原形方孔的秦国铜钱作为统一的货币。

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然后汇报讨论成果。

课后作业

写心得与疑问。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准确把握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4

教学目标:

识记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变法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重点:

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评价

难点:

改革与保守派的观点分歧变法的某些措施含义及作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教材38页的简表,分析秦国在战国前期的形势,排在七雄的末位,但中后期秦国却强大起来,并通过一系列战争灭掉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强国之路的呢?——商鞅变法(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二、教学过程

(一)、秦孝公求贤(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1、原因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原因):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秦国相对落后(自身原因):会盟都不让参加,魏国侵略却无力还击。

2、办法

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秦孝公深感落后就要挨打)

商鞅来到秦国。

理解"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二)商鞅主持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3、主要内容:

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罚分明。

政治上: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设31县;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4、变法的影响:

触犯了贵族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取得成效——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三)秦国的变化

1、性质:是战国后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2、成果: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3、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

(四)小结

秦国是怎样走上强国之路的呢?

前期势弱——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商鞅主持变法——取得显著成果(强大)

思考: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1、秦国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2、变法前期秦孝公采取怎样的办法?

社会进步(社会):铁器、牛耕(标志)改革内政、变法图强、发布求贤令(商鞅)

秦国落后(自身):鄙视、挨打

3、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4、变法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见小字部分)?

经济: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触犯贵族的利益——商鞅被车裂处死

重农抑商—奖罚分明取得成效——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

政治:奖励军功—论功行赏、不论贵贱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强化国家管理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

5、变法取得怎样的成果?

6、变法成功与否?

(性质: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分析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变法图强,

建立了新制度,军队战斗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实现没有?结论——是一次成功的

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改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5

一、识记和理解

1、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的名称。

2、理解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3、理解越王勾践能够转败为胜,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的原因。4、了解"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成语的来源。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上的材料,培养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2、通过学习管仲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城濮之战,初步了解、分析和评价古代战争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齐、鲁、越国的发展史,认识到改革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我们今天的改革是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我国社会进步。2、我们只有积极投身改革,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3、通过了解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认识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通过学习勾践的事迹,从小要树立远大理想和不畏艰险、奋发图强、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春秋"和"春秋五霸";齐桓公首霸二、教学难点:王权衰落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课型新课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建议学生采取绘画、表演等方式来展现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2、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准备活动。3、教师制作多媒体。学生准备:

1、提前查阅资料,对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进行熟悉。2、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成语故事短剧。教学方法

讨论法、表演法、讲解法、提问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了周幽王的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他的儿子宜和他的外公申侯领犬戎大军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西周灭亡之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了春秋时期,那为什么这一时期在历被称为春秋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与我国的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有关,说:郭沫若有一次到上海的普陀山游玩,半路上拾到一封女孩的绝笔信,经打听郭沫若找到了这个女孩,经过反复劝解,最终让女孩放弃了轻身的念头,临走时郭沫若送给女孩一首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一副对

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书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这幅对联中我们来找一下有哪个典故是属于春秋时期。到底这个历史故事又是怎么来的呢?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新课第六课——春秋争霸的学习。一、"春秋五霸"(板书)

(师)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幽王的儿子宜也就是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了洛邑(河南洛阳),从此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那么我们为什么把这一历史时期叫做春秋呢?春秋时期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

(生)答略

(师)春秋原为书名,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因此书记载从鲁隐公至鲁哀公的历史时期与周平王迁都到周敬王这一时期大体一致,因此,人们习惯上以"春秋"来命名这段历史,这段历史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一直到公元前476年,历时近300年。

这段历史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周王室权利衰落,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周王出行请求诸侯给予车马,上一代周王去世后,还要向各方诸侯要钱为父亲买棺材。请大家想想,在春秋时期,王权为什么会衰落,王权衰落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答略(师)首先:我们来看看分封制度的发展,在分封制度之下,诸侯对封国有完全的经济、官吏任免、和军事权利,当封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达到能够和周王室抗衡的地步时,封国还听不听周王室的调遣呢?

其次:我们来看看周平王如何当上国王的,周平王和外公申侯引犬戎军队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这相当于儿子杀父亲,老丈人杀女婿,这是与我国社会伦理不相容的,周王室发生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各方的诸侯还会听周王的调遣吗?

从这两方面的原因来看,王权的衰微在所难免。那么,王权的衰落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国无大事,唯祭祀和征战",我们从上面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在西周时,祭祀和征战都由天子命令,到了春秋时却变为了诸侯,可见到春秋时期,王权已经衰落了。

在王权衰落的同时,各方诸侯为争夺土地、财产、人口而进行长期的争霸斗争,一些诸侯被打败,一些诸侯却强大起来,做起了天下的霸主,他们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历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当然历"春秋五霸"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但是宋襄公十分窝囊;秦穆公仅独霸西方,势力未入中原,因此历"春秋五霸"更偏重于第一种说法。(学生活动)

(师)齐桓公何在?(学生甲)在此!

(学生甲饰齐桓公)晋国、楚国、燕国、吴国、越国国君何在?(学生乙、丙、丁、戊等)在

(学生甲)各国听令,限你们在秋后,按照以前的礼制,把你们国家的财宝、特产、车马、军队敬献给周天子,可曾听见?

(学生乙、丙、丁、戊等)是(面面相觑,不情愿)

(师)从刚才的短剧里,我们能感觉到齐桓公性格怎么样?(生)霸道

(师)那么如此霸道的齐桓公又是怎样成为中原霸主的呢?他又有哪些政策呢?

二、齐桓公首霸(板书)

(师)首先,我们在地图上找找齐国的地理位置,请同学们想一想,齐国的地理位置对请过称霸天下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生)答略

(师)齐国位于现在的山东北部,是一个靠海的国家,国内盛产鱼、盐,齐国将本国的特产贩卖到其他内陆国家,因此,齐国经济实力雄厚,这也为齐国夺取中原霸主奠定了基础。

史书有云:"争天下者,必先争人"齐桓公手下有没有这样一个能为他争霸天下出力的人呢?这个人是谁?

(生)答略

对,这个人就是管仲,其实最开始的时候,齐桓公和管仲还是冤家对头,在齐桓公与他哥哥公子纠争夺齐国国君时,管仲曾站在齐桓公哥哥公子纠一方,还用箭射过齐桓公,要不是衣服上的衣带钩,齐桓公早就一命呜呼。假如你是齐桓公,你将怎样对待曾经想要自己命的管仲呢?下面我们来看一幕历史短剧,看看一代霸主齐桓公师怎样对待这件事情的。(学生活动)

(学生甲)气冲冲的样子:管仲,我非杀了你不可,快,快,对鲁国增兵,逼他们交出管仲,我要让管仲死在我面前。

(学生乙饰鲍叔牙)君上,息怒。

(学生甲)哼!鲍爱卿,为何为管仲求情,再求情,我连你一起杀掉。(学生乙)君上,天下和管仲谁更重要?

(学生甲)当然是天下,鲍爱卿是想让我为争天下而不杀管仲?

(学生乙)非也!君上若只想治理好齐国,有臣等尽职尽责也就差不多了,君上若要称霸天下,没有管仲是不行的,齐国不能失掉管仲这样的人才啊!正所谓:得管仲者得天下。

(学生甲)哦?这样,容我想想。(深思中)旁白:当管仲从鲁国回到齐国后

(学生甲)快将管仲请上殿来。(学生丙)君上(拱手作揖),罪臣在此。

(学生甲)管仲,听鲍爱卿说你很有才能,以前的事情我既往不咎,我封你为齐国的丞相,希望你好好为我效劳。

(学生丙)谢君上不杀之恩,管仲定当不辱君上使命,为齐国肝脑涂地。

(师)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从这则历史短剧中,我们能看出齐桓公怎样的用人原则?

(生)答略

(师)我们从刚才的历史短剧中能看出来,齐桓公任人唯贤,为齐国争霸天下,和管仲摈弃前嫌,体现出齐桓公作为春秋首霸的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因此孔子曾今又这样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这里我们也不得不敬佩齐桓公的大度。

管仲在当上齐国宰相之后进行了哪些改革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下来。(生)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

(师)非常好,齐国经过管仲的改革后国力更加强盛。现在,齐桓公终于又实力争霸天下了。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上找一下,齐桓公为使自己成为天下的霸主又有那些举措呢?

(生)答略

(师)我来归纳一下:1、"尊王攘夷"2、"葵丘会盟"。

所谓尊王攘夷是:尊:尊重,王:没有权利的周天子,攘:排除,夷:周边少数民族。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齐桓公打出尊重没有权利的周天子,帮助周天子攻打周边的少数民族,甚至还召集四方诸侯为周天子戍守洛邑,这样做有利于齐桓公团结四方的诸侯,再则有利于齐桓公"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天子的名义征战四方。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在葵丘大会诸侯,宋、卫、郑许、曹等国应约而来,周天子也派人送来礼物,葵丘会盟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中原霸主,霸业也臻于鼎盛。

齐桓公任人唯贤,任用管仲成就了一方霸业。当齐桓公去世以后,齐国内乱不断,从此衰落下去,齐国帅落后,又有哪两个国家开始争夺中原霸主地位呢?

(生)答略

三、晋楚争霸(板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晋国和楚国的地图。从地图中找出晋国和楚国的位置。

晋国地处今山西境内,为争夺中原霸主,晋国向南发展,而楚国也在同一时期向北发展,两国战争一触即发,晋楚争霸带给我们一个成语: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怎么来的呢?

原来春秋时期,晋国曾经内乱,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外逃到楚国避乱。在楚国,公子重耳曾向楚国国君许诺,如果晋国和楚国交兵,晋国将主动撤退,恭迎楚国军队。在陶丘两军相遇,晋军主动"退避三舍"(90里),退到城濮,楚军主帅子玉不知是计,以为晋军害怕楚军,于是领楚军深入追击,在城濮被晋军团团围住,楚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叫做"兵不厌诈"。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于是迫不及待的在践土会盟诸侯,周天子也赶来参加,并承认晋文公的霸主地位。晋文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个中原霸主。

楚国在城濮之战中失败,楚国能甘心吗?楚国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鸣惊人的楚庄王,那么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又是怎么来的呢?(生)答略

城濮之战失败后,楚庄王即位,他任用孙叔敖整顿内政、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加强军事训练,楚国国力日渐强盛。公元前606年,楚军挥师北上,并在东都洛邑附近检阅军队,周天子被迫派人犒劳楚军,楚庄王遂向来人"问鼎之轻重",这就是"问鼎中原"成语的出处。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楚庄王问鼎中原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答略

(师)楚庄王问鼎之轻重,表明他有取代周王室的野心。公元前588年,北进中原的楚军与晋军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相遇,邲之战爆发,楚军取得了邲之战的胜利,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又一霸主。

但晋楚争霸远没有这样结束,晋楚之间为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相互进行战争长达80年之久。

晋楚争霸结束后,又出现了哪两个国家争霸中原呢?(生)答略

四、吴越争霸(板书)

让我们来看看吴国和越国的地理位置。并在地图上找出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

春秋末年,位于南方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夺霸主的行列。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吴国称霸。

吴王阖闾成为春秋霸主得益于两个方面:1、重用人才。如:伍子胥、孙武。2、改革内政、训练军队、建设城郭。

吴王阖闾即位后,采纳伍子胥的建议,派军事家孙武为将军联合晋国攻打楚国,

并于公元前506年大败楚军主力,五战五捷攻下楚国都城郢城,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吴王阖闾攻越,越国大败吴国,阖闾受伤去世,子夫差即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夫差立志为父亲报仇。于公元前493年大举伐越,越国大败。越王勾践成为夫差的阶下囚。夫差灭掉越国后乘机北上,相继打败鲁、齐、卫等国,并在黄池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

吴国灭掉越国后,越王勾践成为夫差的阶下囚,伍子胥曾多次劝夫差杀掉勾践,但夫差不听。越王勾践乘机进献美女——西施,并在夫差面前发誓愿意一辈子为夫差牵马、提鞋,借此来麻痹夫差。果然,夫差中计,非但没有杀掉勾践,还把勾践放回越国,这叫"放虎归山,终为后患"。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训练",乘夫差北上会盟诸侯,国内空虚的时机,大举伐吴,经过几次激战,吴灭,夫差自杀。勾践也效法夫差,北上会盟诸侯,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无义战",各方霸主发动战争只为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产,而在战争中,受牵连的是千千万万的贫苦老百姓。因此后世有"宁做太平狗,不为乱世人"的说法。但是,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一些大国吞并周边一些小国,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民族间的融合打下基础。通过兼并战争,国家逐渐减少,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创造了前提。

吴越争霸已经是大国争霸的尾声,历史已经跨进了"七国争雄"的战国时代,欲知战国风云,请听下回分解!五、新课回顾:(略)

都城:洛邑(河南洛阳)

平王东迁时间:公元前770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管仲改革

齐桓公首霸

"尊王攘夷"和"葵丘会盟"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晋楚争霸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吴国争霸

吴越争霸

越国争霸

六、课堂反馈:(略)

七、课后思考:

从齐桓公、楚庄王、越王勾践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八、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精选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2020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范文

★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 202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范文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9.战斗的基督教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