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化学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谎话最甜 浏览量:82023-04-06 10:34:43
已被使用4次
查看详情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你需要知道的初中常考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科目,也是令很多初中生头疼的一个科目,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树图网精心准备了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1.气态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e91d17364764345744c80f7a100cf3d

思维导图大纲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你需要知道的初中常考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科目,也是令很多初中生头疼的一个科目,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树图网精心准备了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初中化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1.气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对气态物质来说,除了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其溶解性以外,还可以用"吸收系数"来表示其溶解性(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所能吸收的气体体积数)。

对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气态物质,其溶解性知识的要点是:

1.NH3、HF、HCl、HBr、HI,这几个氢化物都是极易溶的。H2S可溶。

2.单质中F2与水反应,Cl2可溶。

3.氧化物中SO2、CO2、NO2都可溶,并在溶解时会发生反应(NO2的反应特殊)。

4.单质中的稀有气体、O2、N2、H2,不成盐氧化物中的NO和CO,都是微溶或难溶的。

气态有机物的溶解性,应在有机物的部分来讨论。

气体与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个最大不同点是,随温度的升高,所有气体物质的溶解性都会降低。

2.碱、酸、盐及固态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

1.碱的溶解性:

NH3·H2O、ⅠA族氢氧化物、ⅡA族的Ba(OH)2,都溶于水。

ⅡA族的Ca(OH)2微溶于水。其余氢氧化物大多难溶于水。

2.酸的溶解性:

H2SiO3不溶于水。其余的酸大多溶于水。

3.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的溶解性:

对于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可溶性酸或碱的氧化物(见上面的1与2),可以认为是可溶的。

对于不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如SiO2),或反应产物不溶于水的(如MgO),应该将其视作为"不溶"。

也就是说,氧化物的溶解性一般要由其相应的碱与酸的溶解性来决定。

4.ⅠA族阳离子的盐,及NH4+盐、NO3-盐、CH3COO-盐,多溶于水。

5.大多数Cl-盐溶于水。但AgCl、Hg2Cl2不溶于水。PbCl2、HgCl2微溶于水。

6.大多数SO42-盐溶于水。但BaSO4、PbSO4不溶于水。CaSO4、Ag2SO4微溶于水。

7.ⅠA族阳离子及NH4+离子的碳酸盐、磷酸盐都溶于水。

其余离子的碳酸盐、磷酸盐都难溶于水。而ⅡA族的HCO3-、H2PO4-盐是可溶于水的。

8.ⅠA族阳离子及NH4+离子的硫化物溶于水。

其余过渡金属的硫化物多难溶。

9.除AgNO3可溶,Ag2SO4微溶外,其余Ag+盐多难溶。

3.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基本公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基本公式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溶质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分数

3、溶液稀释公式

m1ω1=m2ω2或ρ1V1ω1=ρ2V2ω2

(稀释前溶液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牢牢抓住: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所加水的质量=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前溶液质量)

二、题型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题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题型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1)加水稀释

公式:m1ω1=m2ω2

例题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2)浓溶液和稀溶液混合

关键:浓溶液中的溶质+稀溶液中的溶质=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

例题3、50g20%的食盐水和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食盐水混合可制得15%的食盐水?

(3)溶液增浓的计算

例题4、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钙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可采用什么法?并计算出具体的数值。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钙溶液

C.把溶剂蒸发掉20g

D.加入3g氯化钙晶体

题型3、含有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制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题5、将5g胆矾溶于95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溶解的概念解读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

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 对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4.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5.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6.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7.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8.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氧气的来源: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加热Hg+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加热氯酸钾:2KClO3加热2KCl+3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9.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0. 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初中化学易错方程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

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

;(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

中。使CO2

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

干冰 二氧化碳CO2 沼气天然气 甲烷 CH4

盐酸 氢氯酸 HCl 大理石 石灰石 碳酸钙 CaCO3

纯碱 苏打 碳酸钠 Na2CO3 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食盐 氯化钠 NaCl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Ca(OH)2

火碱 烧碱 苛性钠 氢氧化钠 NaOH 水银 汞 Hg

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

3、干冰不是冰, 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

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

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

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

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 ,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

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

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 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

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

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

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

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

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

15、碱和盐中,除三价铁(黄色)、二价铁(浅绿色)、二价铜(蓝色)外,其余物质:固体是白色,溶液是无色,

16、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主要有:①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②还原剂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四、一些重要实验的注意事项

1、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①选用试剂燃烧后的产物必须是固态,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用红磷

②最后所测结果偏小的原因有三:

ⅰ、红磷不足,部分氧气没反应 ;

ⅱ、装置气密性不好;

ⅲ、最后所剩的气体没有完全冷却至室温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①导气管伸入试管少许;②应根据酒精灯火焰来调节试管的高度;③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④高锰酸钾制氧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⑤氯酸钾制氧气时,不能混有可燃物,否则会发生爆炸;⑥排水集气法时,应待气泡均匀冐出时才收集;⑦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的底部;⑧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最后先把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①所选试剂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能说是碳酸钙和稀盐酸,酸不选用稀硫酸和浓盐酸-----想想为什么②长颈漏斗的使用:下端口应伸到液面以下③不能选用排水法来收集二氧化碳 ④简易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节约药品;操作简便⑤带长颈漏斗的装置的优点是:随时增添液体

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①实验前,一氧化碳和要先检验纯度:可(可燃性气体)+助(助燃性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 ②加热前都要选通一会儿一氧化碳------赶出试管内的空气③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断续通入一氧化碳至冷却-----为什么?④尾气处理装置----为什么?一氧化碳有毒,要防止污染环境,防止中毒,处理方法----燃烧或收集

5、电解水实验:①通入直流电②生成物的体积比为氢气:氧气==2:1 ③生成物的质量比为氢气:氧气==1:8 ④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6、白磷的保存:浸在水中-----为什么?着火点低(40℃),易在空气中被氧化

7、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放到小烧杯中再称量-----为什么?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

8、浓硫酸的稀:把浓硫酸注入水中,要不断地搅拌

五、几个重要的活动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镁条燃烧时质量比原来估计的值低的原因有:①有部分产物变成白烟流失到空气中②有部分物质粘在坩埚钳上

2、粗盐的提纯: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注意事项:

⑴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⑵蒸发的注意事项:蒸到出现较多固体析出时就要停止加热

⑶三步中都要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过滤时引流液体;蒸发时使受热均匀

六、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 CuSO4溶液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加热蒸发(或者加入适量盐酸)

9、NaCl(Na2SO4):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适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

14、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七、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强 。PH=14时,碱性最强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7、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18、目前产量最大的金属是:铁;未来应用前景最好的金属是:钛。

八、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九、化学反应现象

1、镁条燃烧: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烟

2、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3、铜丝加热: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硫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燃烧、放热、有刺激味气体生成、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7、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8、白磷燃烧: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斑斓

9、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10、铁钉放入稀硫酸: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11、镁条放入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迅速溶解,放出热量。

12、CO还原氧化铁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蓝色沉淀生成。

15、C和CuO高温加热: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6、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

17、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变为紫色。

18、CO2通入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 Na2CO3粉末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1、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22、铜丝放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23、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

24、黑色CuO放入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25、BaCl2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26、Cu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27、Na2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28、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29、NH4Cl与NaOH混合研磨(或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使湿润石蕊试 纸变蓝色。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f6c152a765d5821e8e1787f2b3226e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1c9ceae81e9262a906321a4b70052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