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八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教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八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教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1e6477a32fc17eb89db1a4227f60e23
八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教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下面是树图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下册生物北师大版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的特征
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6.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 应激性
鲸喷出水柱 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 繁殖
植物开花结果 生长
人体排汗 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遗传
子女与母亲相似 呼吸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课前预习: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照相机 测量
二、合作探究
(一)B
(二)1.①营养 ②进行呼吸 ③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 生长 ⑥繁殖
2.(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
(2)氧气 二氧化碳
(3)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三、拓展创新
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繁殖 (3)生物能遗传 (4)生物能变异 (5)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五、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C
6.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 ;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7、 动物取食 ———— 营养
鲸喷出水柱 ———— 呼吸
向日葵朝向太阳 ———— 应激性
植物开花结果 ———— 繁殖
人体排汗 ———— 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 生长
子女与母亲相似 ———— 遗传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由于学生未学到物理课中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
教学重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
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方案一: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方案二: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或挂图,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
方案三:观看录像,小组交流讨论。
播放录像,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肺有什么功能?
2.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1测量胸围差
方案一:阅读有关的课文后,一组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进行科学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课后每位同学测量自己的胸围差。
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和观察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方案二:上讲台演示的同学故意进行错误的操作,让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强调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纠错。
方案三: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胸围差,上课时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并果进行交流讨论。(课前布置,上课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讨论分析提纲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2.2在测量结束后,尝试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测重出示讨论提纲,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你和其他同学的胸围差有区别吗?你认为你们的胸围差的差别和什么有关?
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 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呼吸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活动:将手置于肋骨处,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交流讨论,归纳出由于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增大和缩小的结沦。
2.3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究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2.4观察录像或模型演示,在教师的引导厂思考,并得出结论。
2.5放映有关呼吸时胸廓变化的录像或演示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明确容积变化引起气压变化,气压变化引起换气。
2.6质疑: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到底是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呢?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观察,降低学习难度。
通过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的演示说明。
2.3模拟膈肌运动
2.3.1观察教师的演示,分析讨论并归纳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
2.3.2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2.3.3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概括小结: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容积变化引起肺内气压变化,从而完成呼吸运动。
2.3.4引导学生小结呼吸运动的过程。
说出日常生活中—一些有关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关系的例子(如冬天盖厚被子感到胸闷等)。
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启发学生说出胸廓扩张缩小与呼吸的关系,留下悬念: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提问:胸廓的变化与呼吸运动有何关系?由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节课内容:气体进入肺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进入肺内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
a.按资料分析中的实验装置操作;
b.取两个锥形瓶,分别装入等量的石灰水,向其中一瓶内的石灰水吹气,为什么在实验置中设置甲瓶?
c.用口吹入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了什么?
d.人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耳球向另一瓶内的石灰水吹气),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气体交换原理
嗅到教师喷出的香水,理解气体总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向教室内喷洒香水,引导学生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说明气体进入人体也遵循3.1扩散原理。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3.1.1观看挂图,认真听老师讲解。理清思路,综合概括。
3.1.2回忆所学知识,合作交流,归纳问题的答案。
3.1.3引导学生归纳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内的过程,并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
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自己解决疑惑。
提问:进入血液的氧最终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引导学生联系前后知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3.1.4小结和练习
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蛄本节内容,并指导学生做课后练习。
课后实践
课后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和其他同学的肺活量进行对比。
引导学生参与课后活动,并给予评价。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感性入手,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后续教学打开了局面。然后让学生说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这时可能会对某一个产生的不同的判断,这时教师不要进行评判,做出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什么是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应有哪些特征。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激活。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讨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教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
(五)巩固与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运52》栏目的方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了知识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个成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做为生物圈的一分子,学完本课内容有什么感想,从而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生物课的后续教学打下了铺垫。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由多媒体课件展出。《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新 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基于课改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 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 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是在前一节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教学规划
_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后,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_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在调查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调查?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调查的目的小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然后小组分头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_教学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初步了解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重点和难点
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
方案一:学生四人一组,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猜想、归纳,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整体感知本节内容。
方案二:学生观看水分进入植物体的CAI课牛(或自制投影片),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大体途径,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方案三:学生迅速浏览课本,概括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对本节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一: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讲述参与老师培养长出根毛的幼苗的过程,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并分析原因。然后学生阅读课本P111《观察与思考》,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二: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结合平日的观察,大胆猜想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然后通过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四人一组讨论归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
方案三:学生直接观察老师发放的已长出根毛的幼根,结合已有的知识,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方案四:学生直接阅读课本上的《观察与思考》四人一组讨论思考题,通过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共同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教师指导课外小组的学生发言,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适于吸水的意义。
方案一: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后,暂不下结论,让问题留在头脑中随知识扩展不断完善。
方案二: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小组间进行表达和交流,理解根吸水实际上等于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师引导学生随着知识增多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吸水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水分运输的途径
1.茎的结构
方案一: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猜想茎的结构,再通过观察茎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或观察实物,了解茎的结构,确认猜想的正确性,最后了解茎的结构。
方案二:学生四人小组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以及本节课最后一个自然段,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
方案三:学生观察教师制作的茎的结构CAI课件或投影片,经讨论、归纳,小组间表达和交流后,归纳出茎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俗语、日常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或观察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茎的结构。
2.茎各部分的作用
方案一:学生通过看本节课的后三个自然段,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小组间合作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
方案二:对学生水平较高的班级,学生可个人看书自学,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经同学间的表达和交流,归纳出导管、筛管和形成层的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看书,参与小组间合作学习。
3.探究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方案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的实验,经同学间表达和交流,确认方案。通过看课本上的P111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方案二:先让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讲述自己参与教师制作木质部已变红的植物茎的过程以及对所观察现象的思考和分析。学生阅读课本Plll的《观察与思考》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确认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
方案一:学生个人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说出本节课的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收获。最后师生共同小结。
方案二: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经小组间的表达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引导学生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小结本节课内容。
《植物怎样"喝水"》
教学目标:
探究: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
知识: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学会周密思考。
情感:体会到植物也和人一样有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领,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体验合作交流的落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
教具准备:植物的根、小量筒、红水、食用盐、小刀等。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探究
一、导入问题:
1、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工人师傅经常给它们浇水。可是,我发现他们浇水时,主要把水洒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
2、大家都认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们见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吗?
3、学生汇报。
二、观察植物的根。
1、根究竟是不是同学们说的样子呢?还有没有其他特点,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现在分发给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根是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书上表格里。
2、分发材料,分组观察记录。
3、汇报与交流。
4、归纳整理:植物的根是不一样的,有的根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细差不多(叫须根)。根也有共同点:根都很长、很多,根的尖端长有许多白色绒毛(叫根毛)。
5、提问:
(1)根很多、很长,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
(2)根毛壁薄,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
6、从根的特点上看,根具备"喝水"条件,但根长在土壤里,我们看不见,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
三、设计实验
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根能"喝水"呢?
2、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方案。
3、交流和指导。
(1)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2)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
(3)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4)选择什么样的内器装水便于观察?
(5)怎样知道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6)怎样才能防止水不从其他地方散发(蒸发)掉?
(7)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我们能看见水是否进入植物体内?
4、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并制作实验装置。
5、预测一下:试管里的水将会怎样变化?可能会看到哪些现象?
四、课外探究
因为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所以请大家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定时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下节课继续研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实验证明
一、 引入问题。
1、 上节课,同学们做的实验结果什么样的?
2、 学生汇报和交流(边展示边说明)。(如: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叶脉里都有红水)
3、 这些现象能证明什么呢?(根能吸收水分、水分被输送到植物全身)
4、 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
5、 学生作出推测。
二、观察探究
1、你认为茎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
2、学生猜测
3、茎里面到底有没有大家推测的构造呢?下一步该怎么办?
4、学生汇报与交流。
5、我们发现有两种切法:横切和纵切。
6、学生分小组活动:切开茎,并仔细观察。
7、讨论:这些构造可能有什么作用?
三、归纳小结:
1、根据我们的研究,讨论总结: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2、汇报和交流。
3、将获得的结论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4、给自己涂"智慧星"。
5、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需要"喝水"。需要营养,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想一想:我们以后该怎样对待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范本
★ 关于北师大版生物教学设计5篇
★ 新学期八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设计5篇
★ 关于八年级下生物教学计划5篇2021
★ 关于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编写
★ 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生物全册教案5篇
★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教案设计5篇
★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教学设计5篇
★ 八年级生物学科网教学计划5篇
★ 初中生物教学教案2020最新范文大全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3f7508625536c9f8227e5d0a05aa35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生物介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生物介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c200de908b7c6f6b32eda82873940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