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试题-初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试题-初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062bd04d17dd310c351519c6a6c419a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试题-初中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试题-初中
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师资格考试中,主要针对考生的基本历史学知识进行考查,试卷结构一般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复杂度整体接近于高考。现将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易错选择题整理如下,以便考生参考复习。
1.唐朝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唐朝实行的科举制,C正确;察举制是汉朝的,与唐朝无关,排除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排除B;三省六部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所以选C。
2.以下四条是中国近代若干不平等条约的具体内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应为( )。
①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
②其英人如何科罪人,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③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④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不准在界内居住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842年《南京条约》的内容;②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五口通商章程》的内容;③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④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这部法典使用的文字应该是(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甲骨文
【答案】B。
解析:苏美尔人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发明了楔形文字,所以《汉谟拉比法典》应该使用的是楔形文字,故选B。
4.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在废墟上建立起了许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有( )。
①法兰克王国 ②德意志
③意大利 ④英吉利王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知识所学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日耳曼民族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大不列颠岛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故此题选择答案D。
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结果,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场运动都抨击了封建制度,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体现了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故①②④正确。只有启蒙运动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故③不是三者的共同之处,排除。
6.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以下信息:①电信工具的创新使跨时空联系日趋便利;②垄断资本对世界统治的确立;③日本的"开国……"和中国的"门户开放"。根据这些信息,该同学最可能论证的观点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科技得到巨大的进步与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C.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D.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答案】B。
解析:A项不符合材料②③;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符合材料①②③;C项不符合材料①;D项不符合材料①②。所以答案选B。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历史易错题搜集-初中,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更多教师资格模拟试题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师资格考试题库栏目。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初中历史《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在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显著对比中知道是改革使人们在社会生活方式上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提高用数字、数据、图片、图像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实行能者上岗,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并不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而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人才竞争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难点】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放成龙从小到大照片,请学生发现照片之间的区别和变化。
教师小结:你们想了解成龙小时候到现在这期间人们生活的变化和变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环节二:讲授新课
1.服饰的变化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图片,让学生发现并总结改革开放前后的服饰特点,并进行对比。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颜色非常单调、单一,改革开放后服装争奇斗艳,而且服装不但成为人们穿着、用的东西,还是显示人们个性、风格的一种亮丽的风景线。
2.饮食的变化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前粮票、油票和厨房的图片,教师讲解粮票、油票的用途:油票和粮票就是当时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的钱,只有用这个才能买到吃的、喝的,实行着统分统配的政策,规定了你一个人一个月能有多少规定量,油有多少斤,粮食有多少斤。学生总结改革开放前物资非常紧缺。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后人们饮食的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谈谈现在饮食的特点。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之前匮乏单调,甚至温饱都困难,之后讲究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粗细搭配。
3.居住条件的变化
幻灯片放映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和现在的居住条件图片,学生观察居住条件循序渐进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并引入"四大件"的知识。
教师总结:外部:改革开放前就是看看哪边的风水好就在哪边建,现在要整齐规划,粉刷漂亮。内部:从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到新"四大件"(汽车、手机、电脑、数码相机)。
4.出行方式的变化
询问学生的出行方式,引入改革开放前,人们是怎样出行的。幻灯片放改革开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图片,通过蒸汽火车使学生联系已学过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初和现在的出行图片,学生总结变化趋势。教师总结:道路设施逐渐完善,出行方式多样化。
教师提问:从这些图片中能发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提问: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有哪些原因?给学生2分钟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改革开放后是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物资丰富、城乡居民收入极大增加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
5.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学生自主探究,看教材、互相讨论,完成改革开放前后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对比的表格。
教师最后总结。
教师提问:就业制度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自主择业带来个问题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弱势群体呢?
学生思考,互相讨论回答。
环节三:巩固提升
通过随堂练习,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尤其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深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教师引导小结,感受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学生完成练习作业。
四、板书设计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考点归纳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考察方式:选择题)
1."教育"一词的由来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当中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其作品《说文解字》中提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我国对教育的最早的解释,即教告诉受教者怎么做,育告诉受育者做什么。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独有的活动,且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本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属性,其可分为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
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其中涵盖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将其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活动的基本要素(案例)
1.教育的三大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教育影响)
2.定义和包括
(1)教育者: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3)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
包括:内容,手段(还包括媒体)。
3.教育的三大要素的关系。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影响是中介。
(1)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二是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性)
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选择)
(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2)历史性;
(3)继承性
(4)相对独立性
(四)教育的功能
1.按作用的对象分类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2.按作用的方向分类
正向功能(积极作用)
负向功能(消极作用)
3.按作用呈现的形式分类
显性功能(可预期作用)
隐性功能(非预期作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史试题-初中相关文章:
★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参考
★ 教师资格初中思想品德练习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证国考《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
★ 高中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
★ 全国教师资格统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 教师资格国考《中学综合素质》讲师模拟题及答案
★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关于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答案
★ 教资考试笔试综合素质答案参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数学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数学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f7c6704d9897241906d3b67707b38f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基于多维度测量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H大学为个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基于多维度测量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H大学为个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6da8b9d0e1ad7a68d53f8f15275c6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