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思维导图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女王驾到 浏览量:02023-04-06 12:25:5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思维导图

定义判断题虽然阅读量较大但属于比较容易得分的基础题。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3aed311c3b0b3d2591bcd5bf2f4510b

思维导图大纲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定义判断题虽然阅读量较大但属于比较容易得分的基础题。很多考生初初接触该类题型时,第一感觉是很容易,无外乎读一读定义,找一找要点,再比一比选项,下面树图网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

【例】水下文化遗产是指至少100年来,周期性地或连续性地,部分或全部位于水下的具有文化、历史或考古价值的所有人类生存的遗迹。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水下文化遗产的是:

A.澳大利亚沿海历时数百万年形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群大堡礁

B.我国道光年间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触礁沉没的商船"泰兴号"

C.迪拜于上世纪末在海中以人工岛方式建造的世界第一座七星级观光饭店

D.希腊克里特岛上发掘出的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新石器文化遗迹

【答案】B。解析:通过问法中的被定义项"水下文化遗产"本身我们可以锁定定义的重点为水下和文化遗产,再看定义内容时就可轻松而精准的画出要点:(1)位于水下;(2)人类生存的遗迹。然后对比选项,A项不符合(2),C、D两项不符合(1),B项符合定义要点。故答案选B。

【例】二次创作: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图像、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进行再次创作。二次创作并不是把别人的作品剽窃成自己的,而是明显地以某作品作为基调来改编、仿作或加以发展。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二次创作的是:

A.把已经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

B.为某部经典小说写续篇

C.把别人的文章改动一些文字后重新发表

D.把老照片翻拍成数字版本加以保存

【答案】B。解析:通过问法中的被定义项"二次创作"本身我们可以锁定定义的重点为二次和创作,再看定义内容时就可轻松而精准的画出要点:进行再次创作。然后再比对选项,A 项只是把作品结集、C 项只是改动一些文字、D 项只是对老照片的复制,都不是对作品的再次创作,不符合要点。B 项为小说写续篇,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来加以发展,符合该定义。故答案选B。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定义判断的阅读量仅次于片段阅读,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又快又准地选出答案,用对方法就很关键,希望今天的分析能够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总结、多反思、多积累,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顺利备考。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条解析:十八周岁以上(包括十八周岁)的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所独立实施的行为有效。比如二十周岁且精神正常的甲独自去商场购买的手机行为有效。这里注意,第十八条二款的涵义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虽然生理年龄未达到十八周岁,但如果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可以看作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以下例题:

【例1】17周岁的甲辍学打工,每个月工资3000元。用自己的积蓄给母亲买了一部手机,母亲心疼钱认为甲未成年,单独买手机的行为是无效的。请问甲买手机的行为效力为( )?

A.有效 B.无效 C.效力待定 D.可撤销

【解析】答案选A。甲虽只有17周岁,但靠自己的劳动能力为生活的主要来源。此时将甲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故他所独立实施的行为有效。故本题答案为A。

需要注意的是,该法条所强调是这个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能力养活自己。所以即便该未成人有较多财产,但如果不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主要来源,都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条解析:《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将《民法通则》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人,改为了八周岁以上的未成人。修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心理成熟度较以前有所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干扰选项"是六周岁以上的未成人"。这是因为《民法总则》的修正案为六周岁,但在最后定稿时确定为八周岁。《民法总则》第二十二条将《民法通则》规定的"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改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该条修改的目的,一是为对精神病人以表尊重,二是可以将老年痴呆等疾病也囊括在内。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法条解析:《民法总则》第二十条将《民法通则》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改为了"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其民事活动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知识点梳理】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十八周岁;已满十六未满十八周岁的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已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拓展:国家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的得分关键

一、主旨句

主旨句的位置可能是首句,或者在中间,或者在结尾。所以不要永远只看首句或者尾句。主旨句在哪个位置是根据文段的文意,或者写作的逻辑确定的,在哪个位置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应该抓住关键的牛尾巴,把握主旨句的基本特征,即能够涵盖全段文意的句子,就好了。那么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你们看到具有这种特征的句子,就马上能判断出是主旨句。有的文段没有主旨句,则需要自己做出归纳概括,自己提炼。

二、引语

引语通常指文段的第一句话。它的作用常常是引入话题。引语具有明显的基本特征,就是陌生话题的开启,或者是一个概念阐述。当然,在某种情况下,引语就是主旨句。所以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引语。因为它大致告诉接下来文段的意思走向。

三、逻辑架构

逻辑架构听着比较高深,其实就是要判断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还是顺承关系,还是因果关系等等,这点很多人已经讲过,我不再赘述。记得有一道题,就是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与火星最为相似的环境,是中国的沙漠什么的,那道题,一共就两句话,顺序不同,选项马上发生变化。

四、找重点词

所谓重点词语,一是重要概念,二是高频词,三是重点关联词语。这个主要是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文段主旨,特别是词语理解,很有必要。重点关联词主要是为了把握文段逻辑架构。

五、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虽小,但是也是我们分析的点。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分号和冒号。分号表示并列。冒号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句号才标志着它的结束。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就是句号和逗号。这两个符号用的最多。句号和逗号的作用不用我多说,就是表示停顿和更长的停顿。这没毛病。但请大家注意:句号不代表着一层话的结束,而逗号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前后句子内容上的一致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这种状况出现的很多,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否则肯定会扰乱你们划分段落层次。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题示例相关文章: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人文类考点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题解析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备考递进关系题分析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复习类比推理题方法

★ 2022年份公考行测考试综合分析题型分析

★ 2021年份公务员行测复习重点内容

★ 2022年份省考公务员行测类比推理分析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类比推理题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图形判断题分析

★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词语辨析题技巧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Day4数字化教学设计(上)彭深惠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Day4数字化教学设计(上)彭深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Day4数字化教学设计(上)彭深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947c428ffbbe69bddb8345f81f21588

新时代四有教师的师德修养(刘海涛教授)彭深惠2023.10.19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新时代四有教师的师德修养(刘海涛教授)彭深惠2023.10.19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新时代四有教师的师德修养(刘海涛教授)彭深惠2023.10.19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8fbbe524235782b9dd8c7f5a8cf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