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分析了第三产业的定义、发展现状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对服务业经济效益分析的发展现状、对服务业这种特殊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建议与展望,对于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改进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研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研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587dddfaa0234d9ec2038e2f050deba
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研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该五年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及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在国民产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伴随着就业结构的变迁、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结构变动的贡献度增大及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提高。
目前,世界存在的产业大致分为三类,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1)第一产业为生产原始材料的产业,主要是指利用劳动力生产出自然物品的产业,原始材料是指利用劳动力培育出来的原料,即不需要人工刻意加工的材料。广泛意义上认为,第一产业具体为农林牧渔。例如,利用劳动力种植农作物的种植业、种植树木以获取用于售卖的木材的林业、喂养家禽出售肉类等产品的畜牧业、喂养鱼类售卖肉产品的渔业等。(2)第二产业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是指将第一产业中生产的自然材料进行人为干预加工,使其得到预期的、可供出售的产品的产业。其中,主要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热燃气水的生产业供应业、建筑业。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最本质的区别,即是否对资源进行加工再造。(3)第三产业则指除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现在来讲,第三产业主要是指生活服务相关的产业。比如,衣食住行方面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日常生活方面的金融业、保险业、教育业、卫生业、水利业、通信业等,娱乐活动方面的文化业、体育业、娱乐业、旅游业等。
"十四五"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变化显著,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第三产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服务业发展现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2.1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3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6.1%,历史上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中国或将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单位个体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末,我国服务业法人单位较2013年增加111.6%,服务业市场单位增速加快。后疫情时代,服务业不断创造就业机会,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贡献了巨大力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如图1所示,2012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赶超第二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总和。2021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9%,比第二产业高16.5个百分点,服务业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与工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服务业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国家统计局2012—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27493万人增加至2020年的35806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从36.05%提高至47.70%。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服务业逐渐走向国际,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缓解就业压力,减少新冠疫情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2.3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按融合方向可以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分为服务业制造化和制造业服务化两个方向。(1)服务业制造化,即服务业根据其创意、设计的新颖发展,随着数字技术将产业之间的距离拉近,其不再将创意出售,而是选择将其创意进行外包、委托加工,从而进行创意的实际投产,达成创意的加倍变现。(2)制造业服务化,即制造业在自身制造产业的基础上,将产品的研发、咨询、仓储、会计等过程剥离出来,将支线发展完善,从而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提供服务。一方面,生产者服务业依赖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生产者服务业的有力支撑。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力的分工促进了服务业占比的增加,原先企业中一些服务性的流程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加容易独立出来,并逐渐走向国际化,出现了诸如企业会计、产品研发设计、产品营销等流程的进一步剥离。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在日渐成熟的技术改进及专业化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服务业流程的分割是可以提高效率的。
3服务业经济效益分析
产业的经济效益是产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其组成因素及提高途径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潜在经济效益、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及管理经济效益。
潜在经济效益是指在资产投入结构不变(尤其产品技术及投入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实际经济效益水平与最大可能经济效益水平之间的差值。因此,潜在经济效益越大,证明实际经济效益水平越低,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提高的空间越多。服务业企业的潜在经济效益偏低,主要是因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对于服务业来说,其需要较少的厂房之类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因此不存在厂房利用效率低等问题,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低效会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对于从属于服务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讲,内部员工由于审计技术的生疏或消极怠工,在本可以做完两个项目的时间内只完成了一个项目,即少收取一个项目的服务费。
服务业的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是指在资产配置结构变动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发生变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何使企业内部资产结构从低效益水平的地区及服务产品,变动到高效益水平的地区及服务产品。另一方面,在企业的产出(对于服务业来说,即提供的劳务)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内部结构的整改,通过资源配置的优化,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服务业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较低,主要是因为企业对自身优势服务产品或产品的优势适用地区的定位不够全面,服务的配置不够完善。比如,某商业银行从属于服务业的范畴,该银行的优势在于服务于企业客户及个人贵宾客户,而该银行选择将员工及资源配置更多地倾向个人普通客户服务,将一半以上的资源用以维护自身弱势项目,致使该银行逐渐丧失了自身的金牛产品服务及明星产品,也没有发展好弱势产品,核心竞争力变弱,资源配置经济效益水平偏低。
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主要体现在,由于长期固定成本被更多的产品进行分摊,所以会出现经济效益水平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增加的情况。对于服务业而言,由于长期成本较少,因此服务业的长期成本减少造成的经济效益水平增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服务业的长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管理成本。对于服务型设计公司而言,一旦该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管理规模,企业就能将自身的服务变现为更多的经济效益,也能提升服务业经济效益水平。
管理经济效益是指由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情况,服务业的管理经济效益分析可以从管理职能与经济管理体制两方面入手。(1)从服务业管理经济效益的管理职能角度来看,主要是指企业的运营计划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组织架构与企业达成的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指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部门间的协调统一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等。(2)从服务业管理经济效益的经济管理体制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变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与企业所呈现出来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服务业发展应该分门别类、实事求是的推进。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要途径的看法,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服务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较制造业等需要扩大场地规模的产业而言,经济效益分析也不同。
(1)企业应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措施。(2)员工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个人能力,激励企业的基层人员在提供劳务时能发挥出最高效率。数字经济时代,培养业务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业财融合,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对于如何腾挪资源,使资源配置结构更加优化方面,企业如果想更好地配置资源,就需要充分了解公司的产品架构,利用波士顿矩阵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将企业的服务产品根据销售增长率及相对市场占有率的高低进行组合分析,找出企业中的问题产品、明星产品、瘦狗产品及金牛产品,将重点资源放在明星产品及金牛产品上。如何在服务产出固定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减少成本,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在服务产出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良性的价格竞争机制,对服务产品进行更加合理的定价,使服务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在优化业务流程的背景下,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经济效益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虽然其经济效益水平相比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来讲,对于规模的变动没有那么敏感,但仍可以通过规模的把控,对其管理成本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摊。在设计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将企业的服务产品在边际范围内扩大规模。例如,从属于服务业的研发公司,研发出来一种设计专利,在设计已经研发出来后,在一定的服务推广范围内,可以保证管理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推广的范围越广,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
(1)从服务业管理经济效益的管理职能角度来看,企业的运营计划方面可以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随着服务业个性化定制趋势的大流行,一刀切的大众化服务流程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业。因此,对企业的运营计划进行改进,在服务业市场上吸引消费者,可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组织架构是一个企业的管理灵魂,组织架构的严谨有序、高效稳定是企业获取高效益的关键所在,管理层针对市场的变化,所做出的战略指挥,严格贴切市场发展,对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控制,企业部门间面对新挑战、新项目做到协调统一。(2)从服务业管理经济效益的经济管理体制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层对国家的宏观经济体制变动应保持敏感的关注度,及时调整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与企业的战略规划方向。服务业是以服务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文化,因为其服务的人群范围广、人数多。服务业在新政策、新形势下,应最大程度地发挥企业的管理职能,做到国家政策与企业制度严格一致的思想,保证企业稳健发展,防止服务业企业潜在的声誉风险。另外,服务业可从经营活动角度研发出适应企业自身的文化与操作流程,将日常工作中的固定程序标准化,将可创新程序进行个性化定制,对适合的服务活动进行分段定价,依赖技术水平、数字技术开发令顾客更满意的服务,研发更加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技术水平创新,适应时代潮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46-56.
[2]陈志林.服务业经济效益指数研究与实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5(6):20-23.
[3]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15.
[4]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65-71+76.
[5]刘培林,宋湛.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J].经济研究,2007(1):89-101.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骨料和海外双极驱动,一体化布局领跑行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骨料和海外双极驱动,一体化布局领跑行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b02aa55260be20b1cc2be8dc21730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