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论文框架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研究思维导图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研究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迷人小天后 浏览量:12023-04-12 10:31:3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研究思维导图

职业教育全面改革发展,但实际推行的教学模式及总体思路,未能与教育发展、行业动态相适应。面对此种情况,学校要积极开发新的教学工具与方法,重视数学知识对机械专业学习的作用,利用好数学建模,优化专业课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逐渐向培养高水准职业人才目标靠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研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研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12df16218634a0b6997f645516163ec

思维导图大纲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研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引言

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包含不同方面的知识内容,数学属于占比较高的部分。比如软件制图、机械设计分析等环节,均需要以数学的思维,对图纸上的数据实施计算,通过检验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与合理性,逐渐优化机械设计成果。因此可以说,数学是机械专业的基础。高职院校需对数学知识的价值有正确认识,并尝试把相关的数学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这对提升学生的技能素养,有明显的帮助。

2应用数学建模的意义

其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建模,可研究某些实际性的问题,而把其以数学语言的形式输出,从具体的内容转变为抽象数学概念,并不是简单的过程。这便需要学生在建模期间,可以进行合理化分析、比较及类比,实现系统化与和具体化的分析,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与联想洞察等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并在实践中,锻炼个人的数学建模操作。其二,调动起学习兴趣。将数学建模应用到机械专业的教学中,从围绕教师、仅强调理论、忽略知识实用性的课堂模式,变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格局,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数学建模是把比较概念性的内容与形象化问题整合起来,加深知识的可理解性。其三,优化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数学建模运用到机械专业中,借助各类软件程序,直观看到机械的各个部分,把平面数据转化成立体模型,学生可以动手操作,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其五,强化学生自学意识及能力。在数学建模中,要求学生掌握多种知识,但常规的课堂教学无法适应该种需要,对此,教师仅能鼓励学生自学。在课上,教师需要对所需的知识"串"起来,其余部分则需要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这可以推动学生自学。其六,增强学生创造力。数学建模是基于实际情况,比如在机械设计的教学中,没有固定的答案,教师需引导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开发自身的思维,运用掌握的知识,加以拓展,挖掘学生的创造力[1]。

3机械专业与数学建模融合教学

3.1教学模式特点

现阶段,高职机械专业的教育中,尚不完善,而将机械专业和数学建模融合起来的模式,不仅满足当前课改的总体需要,还方便落实。此种教学模式在时间安排上更加灵活,所有学生无需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其能够自己把握时间,部分没有完全理解数学知识的学生,能利用互联网或相关的教学视频,开展针对性学习,使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有其他的学习方式,弥补个人知识储备上的缺陷。除此之外,教学空间也无需特别规定。机械专业学习期间,涉及到审图与编程、测量等,每位学生的个人进度会有不同,所以教师需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更加自由的学习条件,并非单纯地传达理论知识、示范基本操作,而是倾向于利用有效举措,挖掘学生自主性。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挑选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优化教育成效。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课程期间,和教师探讨有关的数学知识,而教师则借此掌握学情,调整之后的教学设计。

3.2教学策略分析

融合教学的模式已经被大范围运用到机械专业中,利用时间与空间上的灵活性、教学方法及内容上的针对性,保障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自主思考,发现及解决问题。

3.2.1实施现象教学

"现象教学"就是提前设置若干教学主题,根据主题整理有关的课程,通过巧妙连接、组合,得到学科融合下的教育单元。从此可知晓,现象教学类强调主题教育,整合多个学科的学习资料,加强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防止学生在各学科之间形成"壁垒",促使其灵活使用知识。在机械专业的教学中,数学和其专业课程之间的穿插整合一直都属于讨论热点及研究重点。对此,专业课教师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交流,开展合作教学模式,落实现象主题教育。总而言之,现象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学科融合,特别是如今机械专业和数学的融合诉求,可以借此优化教学成效[2]。

3.2.2落实"一核三动"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的机械专业教育情况来看,数学教育还有不足,比如说,虽然一直在推行改革,但实际的教学内容及课堂模式没有明显调整,只采取模块设置,这样的变化,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甚至造成数学本身的完整性和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被弱化。另外,数学教师同样也没能发挥出该学科的作用。大部分数学教师对机械专业缺少了解,导致在讲解数学知识中,没有把其与机械专业结合起来,再加上数学本身就比较有难度,导致学生始终无法产生兴趣,学习专业课程中,也不能有效应用数学知识,这显然是不能达到机械专业课的教学需要的。对此,无论是学生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主动和数学教沟通,把与专业课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教师展开探讨,确保数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有一定侧重,以加强专业课和数学之间的联系,这既能帮助学生增长数学知识,又可以满足专业课学习对数学的需要。

3.2.3教学成效思考

"一核三动"的推行下,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可以包含机械专业学习中的全部数学知识,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实现知识整合及灵活应用,优化学习成果。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组织教师在每学期开始前,进行集体备课,根据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大纲,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涉及加以调整。其中应当注意的是,各个课程需做好衔接,把握好教学进度,实现"共赢"。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机械专业中,有效丰富课堂信息,基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实现融合性发展。以全局的视角来看,此种融合教学模式,可以给机械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较大的帮助,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结构,都实现合理优化。高职院校在机械专业改革中,要根据自身的实况,进行针对性调整[3]。

4机械专业中数学建模应用实例分析

4.1机械工程分析

机械工程分析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在开展该类课程中,设置三个教学模块:首先,教师根据当前已有的机械工程项目,通过专题讲座活动,让学生能对项目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在过程中穿插数学建模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式,促使学生对数学建模和机械工程联系的认识逐渐深化。其次,尽可能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教师在敲定若干主题后,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组队,进行机械工程的数学建模设计,教师则需及时提供帮助,或是鼓励学生参与相关比赛,创造实践锻炼机会的同时,也能快速了解专业领域内最新的动态。最后,对于参加比赛获奖的学生,可以安排其与同学及新一届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参赛经验等,甚至可以和教师一起指导新生学习、参赛。工程分析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包含智能制造、太阳能与"互联网+"等若干可课题,涉及到的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是与当地企业有关的工程问题。通过加强和企业合作,既可以解决部分教学经费,又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夯实技术基础条件,力求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造研究的能力。在工程分析中,引入数学建模,使学生在此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所提升,确实优化机械专业教育。从机械工程分析的课程安排及实践的角度来讲,依旧有突出工程科学、弱化操作实践、脱离生产需要等类似的问题,具体反映在:教学目标和行业需要不符、教学结构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不符、教学内容与机械工程实际有所偏离、学生未能真正"占领主体高地"。形成上述问题,本质上和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人才培养、专业指导、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观念不足,有直接关系。为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不良教育成果,将数学建模和机械工程分析联系起来,逐步优化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比例,促使教学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推动各学科、各实践问题充分融合,让校内教育与工程实践有效对接,打造新的教学模式。另外,高职院校还应主动推进校企合作,注重前期"孵化",培养出机械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4.2机械设计制造

对于机械专业的教学来说,渗透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解决实际案例问题,使数学知识能有效用到机械专业中。机械设计制造中,较难开展的环节就是制图,可通过数学建模,解决设计空间上规划的不合理。首先,"点"三维坐标和三面投影。把空间内的一点和三维坐标建立对应关系,利用数学建模,确定该点与做表面的距离,以及空间上达各个面的水平、正面及侧面投影。机械设计的制图环节中,根据已知点,找到其他点的位置,可利用数学建模,按照相应点的坐标值以及坐标差,锁定所需点位。其次,空间直线和其的三面投影。基于几何定理,直线能通过两个点确定,因此,空间上的一条直线投影,能根据其上的两个点同面投影得到,一般会选择直线段两端。在三维空间中,直线和三个投影面均未相互垂直,可先确定端点投影,而后直接把相同标记的投影点连接起来,便能绘制出直线投影。另外,线段实际长度、投影面夹角的问题。因为投影面倾斜线和各个投影面均不平行,因此,投影无法表现出直线实际长度。按照数学建模的思路,可使用直线三角形法,得到一般位置上的实际长度与相应的倾角。最后,点与直线的间距。在三维空间中相互垂直且相交的两条直线,假设一条直线和某个投影面相互平行,此时两条直线的投影依旧是直角[4]。机械设计制造中,有大量设计信息都能以数据表的状态呈现,从数据来源方面进行区分,可以遇到几种状况。其一,原来的数据表中,有具体的计算公式,建模可直接应用相应理论公式,不应用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的数据表。其二,原本的数据表中,包含诸多试验及经验总结的主题系列信息,具有明显的离散性特征。机械设计过程中,可选择以数组的方式保存以上信息,也就是采取一维、二维及三维的形式存储,得到整合的数据表与平面设计图、立体结构图等。其三,原始数据表中缺少基础的计算公式,所示内容都是经过试验观察,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校正得出的信息,对此,应当利用曲线拟合与多项式插值,编写子程序,以供机械设计调整中使用及检索相应的数据信息。其中对于机械线图程序化的内容,通过线图形式呈现出来的状况有差异,对于线图程序化处理,一般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第一,曲线拟合与插值方式,把线图信息实施公式化处理,但在该过程中要格外强调的是,要结合线图的实际使用范围,增加合适的约束条件。第二,数表程序化,根据既定曲线图,从中提取离散数值,生成数表,而后把数表采用数组编程的方式处理。另外,在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中,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关于数据变量敏感性的问题,这有利于改善机械工程设计成果的品质。为帮助学生更好发挥出数学建模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当安排数学建模的教育活动。而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比如说,首先,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教学媒介,向学生展示根据实际问题建模的过程,并留给学生集体讨论的时间,分享个人对某些问题的观点以及对数学建模的感受。其次,开展实践训练,深化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此教学环节设计中,可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安排课后训练题,该类题目可直接使用课上探讨的建模方式与问题,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加固课堂学习成果;完成每个单元的教学后,可编制有关的训练题目,安排统一的时间,学生可在校内实验室内,开展强化训练。并且要求学生所有训练题,都需经过提出及分析问题、建模、求解,并进行分析与检验、推广建模成果,根据每次训练主题,撰写报告文论。利用该种强化训练,可帮助学生理清建模思路,并加强其应用数学建模思维的能力[5]。

5结语

近几年,职业教育全面改革发展,但实际推行的教学模式及总体思路,未能与教育发展、行业动态相适应。面对此种情况,学校要积极开发新的教学工具与方法,重视数学知识对机械专业学习的作用,利用好数学建模,优化专业课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逐渐向培养高水准职业人才目标靠拢。

参考文献:

[1]张发荣.机械与数学建模融合的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2,(02):204-205.

[2]王文文,乔凤,张政梅.流体机械设备摩擦状态数学建模与可视化研究——评《流体机械的磨损与减摩技术》[J].中国有色冶金,2021,(05):105.

[3]陈志伟,董萍萍,刘涛.基于数学建模的机械数字化设计探索——评《机械数学》[J].铸造,2021,(06):776.

[4]陈雅颂.食品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新型数学建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肉类研究,2021,(01):119-120.

[5]赵培勇.基于数学建模的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研究[J].农机化研究,2020,(10):243-246.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1f2e2bd2ea229fce3f9797aa82def65

未来潜力专业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未来潜力专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未来潜力专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64ec71ac3524eaca7b6c1bebbc06d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