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有话说绝句最重含蓄,以辞短言长,余韵不绝为佳。 清朝沈德潜曾说: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虽写眼前景,口头语,但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为佳。因此,五绝虽只二十字,却极难写,必须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方称佳构。今天,王和尚继续点评清诗五绝,看尺寸之内,如何有妙到毫巅之美。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唯美短句子五字以内【银杏唯美句子短一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唯美短句子五字以内【银杏唯美句子短一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4cc1b5f734374d2ed8bbc86fc33520f
唯美短句子五字以内【银杏唯美句子短一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绝句最重含蓄,以辞短言长,余韵不绝为佳。
清朝沈德潜曾说: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虽写眼前景,口头语,但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为佳。因此,五绝虽只二十字,却极难写,必须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方称佳构。
今天,王和尚继续点评清诗五绝,看尺寸之内,如何有妙到毫巅之美。
别看不起清诗,这七首绝句,不比唐诗差,写出明亡惨变,家国忧思
几月舟行久,今朝倦眼开。
万峰飞舞处,一片大江来。
此诗作者是高珩,他是明末清初人,平生写诗不下万首,风格简易,而内有风神。这首五绝很能代表他的诗风。
作者乘船南行,时间长达数月之久,故已经疲惫不堪。正是这种铺垫,二联才神采飞扬,令人振奋。忽然船至乱山之中,山峰好像都舞动起来,茫茫大江在眼前展开,令作者襟怀顿开,精神一振。
这首诗妙在"万峰飞舞"四字,既写出船行水上的动荡感,也化静为动,令人称奇。而"一片大江来",更是气势雄浑,视角开阔,写出大江扑面而来的冲击力,虽用字平易而气势飞动。
月出夏峰空,风高乔木冷。
夜来雪色多,门外添人影。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初王紫绶,而诗中之"孙征君"乃是明末诗人孙奇逢。入清后,孙奇逢隐居在河南辉县之夏峰,诗酒自娱,屡征不起,保持遗民节操。王紫绶这首五绝,就是写于孙奇逢重回隐居之地之时。
时已初冬,夜色深沉,冬风呼啸,木叶尽脱,圆月出山,一片澄澈。首联既写出夏峰萧瑟之感,但也暗示出隐居之地的静谧深幽。
今晚月色如霜,映照着残雪,更显得一片光亮,这时,门外突然站立一个人影。正是久出方归的孙奇逢。诗于此戛然而止,但是意外之喜,却尽留诗外。
这首诗句句流露喜意,明月在天,风声呼啸,正是作者渴望好友之时,因此朋友的到来才更有意外之喜。另外,孙奇逢是守节隐士,故而其写景也扣准高洁清澈之意。在另一首诗中,此意更为明显,诗中写"昨夜海风至,翩翩带鹤还",可与此诗参看。
青青长信草,无意学逢迎。
不厌凄凉地,春来还自生。
此诗是清初进士宋徵舆所写,明末,他和陈子龙,李舒章均为"几社"明士,忠于前明,心系旧国。有此背景,这首五绝才更有意味。
长信宫是汉朝宫苑之一,诗人多以此为题写宫怨愁思,深宫寂寞。而此诗却反其道而行之。此草虽然长在长信宫,却耿介自傲,绝不趋炎附势,即便此地凄凉无人,也招摇自生,既无谄媚之意,也有自得之旷。
联系明末清初,文人之凄凉遭遇,很多文人或独守寂寞,隐居守节;或被迫征召,屈意侍清,这样此诗就有了历史深度。
微雨仍留月,千峰洗更明。
仙云真可数,片片掌中生。
此诗很有仙气,其作者是清初大家施闰章。施闰章诗风温柔敦厚,与宋琬并称"南施北宋",他诗号称"宣城体",是东南文坛宗主。
这首诗写雨后观月,微雨之后千山苍翠,更有趣者,明月也探出头来,夜空如洗,白云如缕,上下一片空明,故而作者高坐山巅,丝丝白云清晰可见,好像在手边生出一样。
这首诗写得缥缈空灵,尤其"片片掌中生",更有仙家风神,细思神妙。
步出广储门,见草不见树。
陌头往来人,遥指花开处。
清朝初年,很多文人心向前明,故多写诗隐晦透露对当下不满,对前朝的怀念之情。这首诗即是如此,其作者是清初诗人吴嘉纪。
梅花岭,在扬州广储门外,是抗清将领,民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所在。1645年,清峻围攻扬州,史可法拒降遇害,尸骨无存,扬州人为其建立"衣冠冢"以示纪念。而清军在攻破扬州后,对城中人民展开屠杀,是为"扬州十日"。
作者以"见草不见树"五字,隐约透露出当初大战之残酷,为抗清守城,树木已经砍伐殆尽;百姓惨遭屠杀,血肉都化为土壤,滋生野草。这五字看似平淡,其实字字血泪,暗含无限感慨。
虽然已经入清,但是扬州人仍然不忘前明,每每去吊唁史可法之墓冢,故对此特别熟悉。"往来人"写其人多,"遥指"写其思念,而"花开处",更是寓意丰富,既表示史可法之英魂如梅花盛放,生生不息,也暗示花开如海,思念也如海。以草树对比花开,更见史可法之忠魂可敬。
晓寒送贵客,命我赋离别。
髭上生冰霜,歌声不得热。
这首诗也是吴嘉纪所作。吴嘉纪诗名甚大,很多人慕名求诗,甚至有豪富之人也以得其赠诗为傲。但吴嘉纪性格耿介,对此十分反感,故写此诗以拒绝。这首诗外柔内刚,寄耿介于幽默诙谐之内,十分有趣。
凌晨寒冷之时,送别贵客。贵客"命我"写诗相赠,"命我"写出贵人趾高气扬的态度,不可一世,不可违逆之意,刻画得十分形象。作者有心拒绝,却以幽默之言道出,天冷霜重,胡子上都结满了冰霜,故而我的赠诗也写不太热烈温暖。
这首诗幽默之中暗含风骨,有讽刺,有拒绝,有转圜,有原则,写得诙谐有趣,也可窥见吴嘉纪此人的凛凛风骨。
茅屋净无尘,溪树青疑雨。
中有卷书人,坐与春山语。
这首诗写得神韵悠远,耐人寻味,其作者是清初诗人吴绮。这首诗是题画诗,却写得生动形象,如在目前。画中人恬淡无欲,独守茅屋,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远树苍翠欲滴,真是一个绝佳的隐居之所。
画中人不慕名利,整日诗书为伴,他独坐春山,与青山对话。如此,画中人乃至作者的精神面貌就如在目前了。此诗可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句对看。
野色何茫茫,明河低欲坠。
水月鳞鳞光,马踏月光碎。
这首诗也摹写如画,其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
康熙41年,作者渡河外出,故有此诗。夜色苍茫,一片静谧,银河斜贯长空,低压如坠。首联写景阔大形象,给后文渲染了背景。
二联就是细节描写,月光下,水面粼粼波光,马行走在岸边,将月光都踏碎了,也打破了夜的宁静。这首诗写得静谧,唯美,画面感极强,读来清冷寂寥,别有神趣。
昨朝花正好,今日花已老。
借问爱花人,落花扫不扫。
这首诗,初读平淡,细读却意味深长,其作者是清朝李经垓。李经垓多才多艺,琴棋书画皆入妙品。他事母极孝,为此绝意仕途,筑"艳雪居",种药读书,以守其志。
诗人对节序变化非常敏感,故多伤春惜花之诗,此诗也不例外。"昨朝","今日"对举,突出花红易衰老之促,也更增作者惜花之情。
但是,对爱花人而言,落花却极难处理。不打扫,则落花四处飘零,无所依归;打扫吧,落花又与泥土混杂,玷污了花朵的清洁之质,如此两难,怎不让诗人纠结矛盾?
亲爱的诗友,你如果爱花的话,面对落花是扫还是不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