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使用微信的作文 第一篇在全民信息的时代,几乎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中都安装了微信。它最早就凭借“朋友圈”的功能声名远扬。“朋友圈”——一个彩虹状的圆形图标,虽然聚集了一大群或生或熟的朋友,都未必是最真实的世界,有时,走到“圈”外看看,手中的世界才更真实可感。曾在妈妈的朋友圈里见过一位阿姨的自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学生使用微信的作文6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学生使用微信的作文6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b8385f3972337bb6711d5e31350db92
学生使用微信的作文6篇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在全民信息的时代,几乎每个人的智能手机中都安装了微信。它最早就凭借"朋友圈"的功能声名远扬。"朋友圈"——一个彩虹状的圆形图标,虽然聚集了一大群或生或熟的朋友,都未必是最真实的世界,有时,走到"圈"外看看,手中的世界才更真实可感。
曾在妈妈的朋友圈里见过一位阿姨的自拍。她大约二十来岁,照片上她容貌姣好,皮肤白皙,楚楚动人。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本人却和照片大相径庭:黑斑、痘痘……
我不禁感到有些迷茫了,究竟朋友圈里和现实,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世界?看着一篇篇以"震惊"为标题的文章,浏览过一段段不知哪里复制来的哲理句子,我想,这不是真正的生活,不是真正的阅读。
在朋友圈里,富二代可以晒一杯亲民的白开水,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人可以分享一张书籍的图片。而在真实的世界里,更多的事情可知可感,在朋友圈里大喊"天气好冷",不如现实中一杯热茶来得温暖,朋友圈里一篇科普,不如现实中自己动手的实验,朋友圈里一句问候,不如现实中一个拥抱……我们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观察真实的世界,感受真实的体验,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自我。阅读讲究的是一个"真"字,而圈外的世界,充满了真实的美丽。
抓住真实的一分一秒,胜过朋友圈中虚拟的一月一年。再一次回到家,当我想好好感受些什么的时候,我会走出朋友圈,捧起书本,走向真实的世界。
今天,我读了《一位教师的微信》其中的一小段。
这一小段里,它主要写了:因为台风"菲特"许多人因台风水灾而且失去家园和性命,我们可以不施援手,但是却要学会照顾自己,保护家人,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这也是一种力量。假如我们是城市的建设者,能不能在灾害来临之前就做点儿什么,而不是到无可收拾的时候再焦头烂额。
我深深地体会到:"小洞急时补,免遭大洞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如果我是这座城市的建筑师,我一定会设计出使姚江水位不会倒灌城市的方法,增加姚江大闸的抢排流量,让道路积水排放得更流淌,这样,当水位上升和降雨量大时,城市就不会被水淹没了。
我也有一个关于"小洞急时补,免遭大洞苦"的一次教训,一起来听听吧!记得那次语文考试,我因为没有把课文好好背熟,在按课文填空就扣1分,当时我认为这1分不重要,就没有好好订正,结果当第二次考试时,我又因为没有把课文复习好,结果又一次在按课文内容填空里扣了整整4分。当时我十分自责,就想:唉!要是在考试前课文多复习几遍,就不会扣那么多分了。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小洞急时补,免遭大洞苦。
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后,可获得来自家人好友的点评,或肯定,或鼓励;微博用户在公众页面上发布内容后,可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回应,或研讨,或纠正。两种不同的交流平台,导致了两种相异的评论回应。两种相异的回应,造就两股截然相反的平台风气。
喜欢使用微信的拥护者在接受调查时往往表现出一个共通点,即依赖于评论言语的支持性质。这种性质塑造出朋友圈一种近乎"温馨"的气氛,令使用者倍感安心以及在得到肯定态度后的心里膨胀所带来的舒心。人类有趋于安乐的本性,因而此现象不足为奇。相反,微博上的气氛没有这般友好。它既是热烈的,也是冷静的。热于言讨声伐之烈,冷于生人客观中肯情绪之静。微博中的评论用词大多是不带偏颇,因此总显得"带刺儿",却让阅读者感到真实。微博的拥护者未必不享安乐,只是更明白"死于安乐"一意吧。
作为在两个平台皆有所涉迹的本人,有愿在此略表感想:每逢打开微信,似能感受到一股沉淀不去的"低龄风",过于安逸,无忧无虑。然而这却易造成人们思维上的"孩童式轻信",这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弊大于利;反观微博,点开"新评论",看到的不少是来自陌生人的回应,有鼓励也不乏批评,风气显得冗杂许多,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也全面客观许多。这种区别大抵源于"流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之智受制于情。面对亲友,我们只愿表达自身亲善性,思维受到固定化。唯有面对陌生人时,才能不受拘束的绽放思维火花。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其光亮在于思想的碰撞。微信并非不好,只是屈于安逸者易沉沦不劳,久而久之,逐渐麻木。我建议,有空上上微博,那里可以发掘我们人类的大智慧,并让你的思想在碰撞中成长。
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且和平的年代里。
以前爷爷奶奶用的都是老人机,自从爸爸给他们换上智能手机以后,两个老人就像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一样,认真研究着手机的各项功能,不耻下问并乐此不疲。现在不仅会聊天、会视频,会收付款,还会发朋友圈呢!
爷爷奶奶年轻时上山下乡,现双双退休回到祖籍地,但时常想念当年单位那些老同事,碍于远隔千里,没能经常见面与联系。就在去年春节前夕,爷爷奶奶接到电话通知,说他们要举行老工友聚会,这可把他们乐坏了,于是高高兴兴地坐上长途车赴会去了。回来后我发现爷爷奶奶最大的变化就是空闲时经常抱着手机看,还会时不时的笑出声呢!我好奇的探头看个究竟,原来是他们聚会时建了个工友群,群里好不热闹呀!爷爷奶奶不禁感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啊!
如今,微信不仅在我们中国应用广泛,而且随着中国人的脚步,已经被推广到了世界各地,我不禁为我们中国的科技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
要说微信迷是谁?那肯定是我了!可以说,我一旦没有微信,好像就活不下去了。
我对微信,那简直就是痴迷。它和我是小闺蜜,它也粘上了我。每天吃饭,我会"抱"着手机,睡前也忍不住地去看一下微信上有没有别人找我聊天或是有没有发朋友圈。
饭后,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微信,突然,妈妈叫道:邵欣桐要练钢琴啦!虽然我嘴上答应了妈妈,但是眼睛还是离不开微信,还时不时地发出"哇"、"真的吗?"、"好美"……这些赞美别人话语,妈妈看我还没去练琴,她的语气显然比刚刚凶了很多,这时的我开始心虚了、害怕了,可是再怎么害怕心虚,我的眼球还是离不开那几乎每分钟会更新的朋友圈,和同学们在聊天的群,妈妈终于大发雷霆了!"邵欣桐,你没了微信会死啊,天天看微信,眼睛会坏掉,而且成绩也会下降,我提醒了你这么多,你听不进去吗?这时的我不情不愿地放下手机,去练琴,在练钢琴时,我还时不时地挂念着我微信上各种信息,是不是又有谁@我了?
爱看微信的结果总是不好的,现在,妈妈把我的手机没收了,而且规定周一到周五都不能玩手机。我心想,那这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开机要听多少次信息响铃声啊!但是现在恳求妈妈也太晚了,谁让我因为手机微信和她生过气呢!
今天,我来到姥姥家,发现姥姥买了一部智能手机,我就走过去,教姥姥玩微信。
首先,我先给姥姥下载了一个微信软件,就开始教姥姥怎么打字,怎么发送,怎么加好友。姥姥学得挺快,不一会就学会了。于是,姥姥说她要出去炫耀一下,我说:"光有这一点功能还不够。"
于是,我让姥姥一会就按绿色的按钮就行了。然后,我便跑回卧室,给姥姥发了一个视频,姥姥接通后,惊讶地问我:"你快出来,教教我,于是我就挂断视频,把怎么用视频教给了她。
后来,我出去帮妈妈买菜,没想到,回来后姥姥竟像个小孩似的跑过来对我说:"小媛,我自己学会发表情了。"看到姥姥这副模样,我忍不住笑了,问姥姥:"你会发动画表情吗?"姥姥顿时不开心了,:"不会。"我又耐心地教姥姥怎么发动画表情。
后来,我又教姥姥怎么发朋友圈。让她在朋友圈里写文章、心灵鸡汤……
姥姥后来在她的朋友之间炫耀了一下,并且还教了她们怎么做,满满的成就感呀!
时代在发展,老人们也跟着时代的步伐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