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生物化学维生素化学思维导图

维生素化学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U829455641 浏览量:442023-05-17 23:03:54
已被使用3次
查看详情维生素化学思维导图

维生素化学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维生素化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维生素化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3b3493f76cb48f988e411028f701087

思维导图大纲

维生素化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水溶性维生素及辅酶

VB1与TPP

VB1(硫胺素,抗神经炎V)是最早发现的维生素,多数天然食物中均存在,谷类含量很高,多集中于胚芽和外皮中,精制谷类因过度碾磨,会使VB1损失。 VB1分子中含有嘧啶环和噻唑环。 VB1在机体中经硫胺素激酶催化,与ATP作用,转化为焦磷酸硫胺素(TPP)。

VB2与FMN、FAD

VB2(核黄素,抗口舌炎V)在乳类、蛋类、肉类、谷类等中富含。 VB2由核糖醇和7,8-二甲基异咯嗪两部分组成。 VB2在生物体内与ATP作用转化为FMN,再经ATP作用生成FAD。 黄素辅酶:黄素单核苷酸(FMN)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泛酸与CoA

泛酸(遍多酸,VB3 ,抗皮肤角膜炎V)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故名,哺乳动物不能合成。 泛酸是由α,r -二羟基-β,β二甲基丁酸与β-丙氨酸经肽键连接而成。 泛酸分别与巯基乙胺和腺苷酸脱水形成辅酶A (CoA或CoA–SH)。 CoA为酰基转移酶的辅酶,在糖、脂、蛋白质代谢中传递酰基。 食物中广泛存在泛酸,所以人很少发生缺乏病。

VPP与NAD、NADP

VPP(VB5,抗癞皮病V),包括烟酸(又称尼克酸)和烟酰胺(又称尼克酰胺)两种物质。 VPP在豆类、花生及动物肝脏、瘦肉中含量丰富,肠道细菌可用色氨酸合成。 在体内主要以烟酰胺形式存在,烟酸是烟酰胺的前体。 VPP在生物体内与磷酸核糖焦磷酸和ATP作用后,转化为NAD+,后者再被ATP磷酸化,形成NADP+。 辅酶I: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辅酶II: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VB6与PLP、PMP

VB6(吡哆素,抗皮肤炎V)有三种存在形式: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分布很广,肝脏、谷类及蛋类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吡哆素在生物体内经磷酸化转变为相应的磷酸酯,可以互变,主要以吡哆醛磷酸(PLP)和吡哆胺磷酸(PMP)形式存在。

生物素

生物素(VB7,羧化辅酶,抗皮脂溢出V)结构为附有一个具戊酸侧链噻吩环的尿素衍生物。 生物素本身就是羧化酶的辅酶。功能是作为CO2的传递体,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CO2的作用。 生物素分布广泛,一般不发生缺乏病,若大量食生蛋清就可能患病,因蛋清中含有一种碱性蛋白,可与生物素结合,成为难于吸收的化合物。

叶酸与FH4

叶酸(VB11,抗贫血V),广泛存在于各种绿蔬菜中。 叶酸是由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与谷氨酸连接而成。 叶酸在叶酸还原酶作用下,加氢生成5,6,7,8–四氢叶酸(四氢叶酸辅酶,FH4)。

VB12与B12辅酶

VB12(氰钴胺素,抗恶性贫血V)是唯一含金属维生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微生物能合成,肝脏含量最多,其次是乳、肉、蛋、鱼类。 VB12结构由核苷酸、氨基丙醇和咕啉环三部分组成。 VB12中钴原子上的–CN可被5′-脱氧腺苷、–CH3和–OH取代,分别形成5′-脱氧腺苷钴胺素、甲钴胺素和羟钴胺素。 5′-脱氧腺苷钴胺素就是B12辅酶。

VC

VC能防治坏血病,故又称抗坏血酸。人体不能合成。 VC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蔬中,尤以番茄、桔子、鲜枣、辣椒中的含量特别丰富。 VC易溶于水,呈酸性,不耐热,可被紫外光破坏。 VC本身作为辅酶,在生物体中通过互变,自成氧化还原体系。

维生素的概述

维生素的概念

维生素: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有机化合物。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的分类

维生素按其结构和性质分为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 VB1(硫胺素) VB2(核黄素) VB3(泛酸) VB5(烟酰胺) VB6(吡哆素) VB7(生物素) VB11(叶酸) VB12(钴胺素) VC(抗坏血酸)等 脂溶性维生素: VA、VD、VE、VK等

维生素的作用机制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通过转变成辅酶而起作用,有的维生素本身就是辅酶。 脂溶性维生素则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可直接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 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如坏血病、夜盲症、软骨病等。 某些维生素使用过量会中毒。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VA(抗干眼病V)是不饱和一元醇类。在动物性食物中存在,鱼肝油中富含。蔬菜中的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小肠内转化为VA,故称维生素A原。 VA分视黄醇(VA1)和3-脱氢视黄醇(VA2)两种。

主要功能: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及正常视觉,促进年幼动物的正常生长。 视黄醛的醛基可与视蛋白内Lys的ε-氨基结合形成视紫红质,在弱光处视物时起作用。 缺乏症:夜盲症,上皮组织角质化。 过量有毒。

维生素D

VD(抗软骨病V)是固醇类物质,鱼肝油中极丰富。主要有D2、D3、D4、D5,其中D2(麦角钙化醇),D3(胆钙化醇)生理活性最高。 维生素D原: 麦角固醇(植物中) → VD2 ; 胆固醇(人体中) → 7-脱氢胆固醇 → VD3 。

生物体内D2和D3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羟化,形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3,是VD的生物活性形式。 主要功能: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正常,促使骨骼正常发育。 缺乏病:佝偻病,软骨病,骨质疏松病。 过量有毒:软组织钙化结石肾功能不全等。

维生素E

VE(生育酚,抗不育V)分布广,尤以麦胚油、花生油中含量最高。共有8种形式,都是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其中α、β、γ、δ四种有活性,α-生育酚生理作用最高。 主要功能:与动物正常生殖密切相关,抗不育症;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有一定抗衰老作用;一种抗氧化剂,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未发现典型缺乏病。

维生素K

VK(凝血V,抗出血V)由Dam发现,于1943年获诺贝尔奖。均为2-甲基萘醌的衍生物,有K1(叶绿醌),K2(法呢醌),K3三种,其中K3是人工合成的。 主要功能: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调节凝血因子合成,促进血液凝固。还可作为电子传递体系的成分参与氧化磷酸化作用。 缺乏症:凝血时间延长。 过量有毒:血管壁加厚,动脉硬化。

维生素在人体中有的不能合成,有的能合成(肠道细菌合成)却不能满足需要,通常维生素来自食物。 虽然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不大,但其性质不稳定,不耐酸、碱或热,有的易受光破坏或易在空气中氧化,偏食、贮藏、烹调不当,就易缺乏维生素,使物质代谢过程发生障碍,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维生素作为治疗和保健,使用量上和方式上要恰当。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化学反应动力学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化学反应动力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7eac1210c43ab95257a85519a4fc108

【学习目标】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学习目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学习目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f930d2aa9c73cffd06ce49fb4cf9199